埃及艳后为什么自杀?
公元前30年,埃及,亚历山大宫殿一座陵墓里,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吩咐身边的婢女:“去,给我找条眼镜蛇来!”侍女听话地乖乖离去,不一会儿,她提着无花果篮匆匆返回。
篮子里那条埃及眼镜毒蛇吐着信子,克里奥帕特拉却毫不害怕,漫不经心地拿起毒蛇,放到自己光洁的胸前。
蛇在她胸前爬来爬去,留下一排排牙印,很快,奥帕特拉呼吸不规律,心跳加快。
作为埃及“女法老”,她斗败了弟弟老公,臣服了罗马帝国两代君王凯撒和安东尼。
这位声名远扬的一代艳后,除了是蜂蜜的狂热爱好者,还特别善于用感情做交易,以此求得权势地位,以及埃及的长治久安。
她的座右铭是“男子通过征服世界去赢得女人,而女人靠征服男性来拥有世界。
”可惜,她后来遇到了屋大维,不得不走上绝路,选择用这样一种看似还算体面的死法,给自己留了一丝尊严。
生前,罗马人对她恨之入骨,骂她是“蛇蝎美人”。
可埃及人却对她感恩戴德,称她是埃及“救世主”。
她这一生,都经历了什么,这位旷世奇女子为何会选择自杀结束生命?
生于显赫之家,野心毫不掩饰克里奥帕特拉生于公元前70年,其先祖原本是亚历山大手下的一名心腹。
因为英勇善战,又忠心耿耿,被亚历山大重用,委派到“埃及”当总督守一方国土。
亚历山大去世后,帝国内部四分五裂,托勒密借机建立了托勒密.索特尔王朝,自封为“埃及法老”,拥有无上的权力。
公元前51年,埃及艳后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诏,指定由艳后和她同父异母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执掌朝政。
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18岁的克里奥帕特拉和弟弟结为夫妻,共同执政。
表面看风平浪静,皆大欢喜,其实背地里都想独自把持朝政。
随着暗中培植的实力越来越强大,艳后的野心也更膨胀,引起弟弟老公的强烈不满。
于是,艳后被她老公率领的部队追赶到罗马和埃及交界的地方。
就地安营扎寨,艳后用“美人计”,招了大批甘愿为她卖命的兵将。
但这还远远不够,艳后又把目光投向了能帮助自己东山再起的能人。
很快,这个人就来到了她面前,那就是凯撒大帝。
遇到凯撒,艳后的人生开了挂公元前49年,凯撒追赶庞培,追到埃及边界。
此时的凯撒是罗马的“高卢总督”,权势滔天,顿时成为了艳后与她老公的争夺焦点。
艳后老公派人献上庞培的首级,以此讨好凯撒,想让他帮助自己除掉艳后,可惜,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
因为,艳后已经用别出心裁的方式,赢得了凯撒的青睐。
得知凯撒在附近,艳后不慌不忙地让商人以献宝为名,将自己献给了他。
彼时,艳后21岁,正是如花朵般绚烂的年龄。
沐浴后,她赤条条裹在地毯里,当地毯一层层铺开,妖娆艳丽的女子出现在凯撒面前时,他的眼睛一亮。
就这样,一世英雄凯撒被克里奥帕特拉的美貌、心智、热烈和过人的手段折服,甘心为她撑起一片天。
在凯撒的帮助下,艳后高调回到埃及,出任“联合法老”,引起了弟弟兼老公托勒密十三的不满。
因此,当凯撒离开埃及回到罗马后,托勒密十三联合自己的老妹发动叛乱。
却被凯撒从罗马派兵压制住,在逃亡路上,被艳后溺死在河中,其妹妹被俘后,让凯撒带回了罗马。
艳后按照规定,又嫁给了自己的弟弟,托勒密十四。
艳后与弟弟做着表面夫妻,实际与凯撒暗通款曲,并生下儿子“小凯撒”。
前45年,凯撒邀请艳后夫妻到罗马,请她入住自己的私人住所,为她建“维纳斯”神庙,还在旁边用黄金打造了艳后的塑像。
之前凯撒在罗马独断专行,让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现在他又如此高调地对待埃及艳后,甚至大有风光迎娶她的意思。
对此,罗马“元老院”决定替天行道,于是公元前44年3月,他们将凯撒骗到元老院,将他击杀。
艳后的天,轰然坍塌!可艳后岂是等闲之人?
她马上将老妹召回,将弟弟杀掉,立儿子“小凯撒”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执政。
同时,她还故技重施,投入安东尼的怀抱。
将安东尼玩弄于股掌中凯撒死后,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面落入凯撒养子屋大维之手,东面由将领安东尼掌管。
安东尼的实力远超屋大维,可是由于连年征战,让他国库空虚,急需强大的财力支援,为此他向埃及艳后下达邀请函,请她共商国策。
于是,一场英雄和美人之间的际遇由此拉开序幕。
艳后早就蠢蠢欲动,想得到安东尼的助力,安东尼的邀请正中下怀。
她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出场仪式,当场征服了安东尼。
辽阔的海面上,一艘美轮美奂的豪华轮船,从远处驶来。
紫色的船帆,用名贵染料推罗制成,船尾镶金嵌玉,与月光辉映,美得像一幅画。
化妆成“维纳斯”模样的艳后,斜卧在轻纱飞舞的榻上,12名金童轻摇香扇。
12名少女美如仙子,身着彩衣,拿着银桨,在音乐的节奏中划动,整齐划一。
配上飘渺的仙乐,一切如梦似幻,安东尼被迷得神魂颠倒,眼前所见,除了美人再无其他。
安东尼乐不思蜀,但快乐的时光转瞬即逝,他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艳后,踏上回罗马的路途,因为他要回去迎娶屋大维的姐姐屋大维娅。
公元前40年,安东尼与屋大维的姐姐完成了联姻,双方暂时休战。
婚后,安东尼继续沉浸在与埃及艳后的浓情蜜意中。
3年后,安东尼越来越离不开艳后,他准备大张旗鼓迎娶她。
为了表明诚意,他还特意给出了丰厚的“聘礼”:把腓尼基沿岸一些城市、塞浦路斯岛,以及纳巴特王国部分地区全部送给埃及艳后。
公元前34年,安东尼出征亚美尼亚,凯旋后直接去了埃及,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他和埃及艳后双双登上宝座,封艳后为“女王的王”,“小凯撒”为“王中王”。
他偷偷立下遗嘱,等自己死后要葬在埃及,大片土地全部给埃及艳后和她的儿子,甚至给远在罗马的妻子下了“休书”。
屋大维娅怒了!屋大维怒了!东罗马和西罗马全都怒了!安东尼吃里扒外的行为,让他在罗马人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他们纷纷支持屋大维攻打安东尼。
安东尼战败,艳后被俘,同样的伎俩对屋大维不好使公元前31年,屋大维和安东尼在阿克提乌姆海角展开了一场激战。
打到“白热化”时,坐在大船上的艳后突然调转船头,命令全速赶回埃及。
而安东尼“恋爱脑”病发,竟然撇下正在打仗的队伍,驾船追赶艳后去了。
就在安东尼苦苦追问艳后为什么要撇下自己回埃及时,他的队伍因为群龙无首,溃不成军。
眼看走投无路,又被爱人背叛,安东尼绝望地拔剑自刎。
埃及艳后成了屋大维的俘虏,她又想故技重施,用老套路来征服屋大维。
可惜她遇到的是屋大维。
她所做的一切,都被屋大维嗤之以鼻,埃及艳后活成了笑话。
屋大维冷静自持,野心勃勃,一切都以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为前提。
为了权力,他可以牺牲任何人,姐妹,女儿,小小的埃及艳后又算得了什么?
埃及艳后再美,也已经是40的女人了,风华不再,不过是“半老徐娘”,哪里入得了屋大维的眼?
何况,埃及艳后在罗马臭名昭著,一度被人称为祸国殃民的“妖妇”。
和她有瓜葛,只会毁坏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形象,孰轻孰重,屋大维拎得清。
还有个原因,她是自己义父凯撒的女人,屋大维怎么可能去做有悖人伦的事?
所以,他准备把艳后带回罗马,让她接受罗马人民的惩罚。
得知结果后,想到要去罗马接受大庭广众之下的羞辱,艳后顿时万念俱灰。
她想了许多种死法,最终确定用毒蛇咬死自己,既不用遭太多罪,还比较体面。
埃及眼镜毒蛇“阿道斯”,就这样被装在无花果篮子里,带到了艳后面前。
半个小时过去,一代艳后,就这样香消玉殒。
当然也有人说,她是被屋大维处死的,对于艳后的死因说法不一,有很多版本。
自从《埃及艳后》上映后,因为影片里她是被毒蛇咬死的,这个说法因此流传最广。
艳后死后,屋大维斩草除根,杀掉艳后和安东尼所生的3个孩子,又把阻碍自己上位的障碍——小凯撒也处死了,同时将埃及并入罗马版图,埃及成为罗马的行省。
自此,统治埃及300多年的托勒密王朝,宣告破灭。
但很多埃及人却对她赞不绝口,称她是“埃及的救世主”,究其原因,无非是艳后在位期间,对埃及各项发展做出了贡献,主要是让埃及在罗马帝国虎视眈眈之下,平安度过40年。
当然艳后的结局也告诉我们,靠人不如靠己,把命运交付给别人,会跌得很惨。
而艳后为何会选择自杀,原因无非以下几点:1、年老色衰,屋大维不愿意当“接盘侠”。
艳后认识凯撒时21岁,遇到安东尼时28岁,都是人生风华正茂时,魅力无比,而被屋大维俘虏时已经40岁,属于半老徐娘的花衰期,屋大维怎么会对她感兴趣呢?
2、在屋大维那里碰了一鼻子灰,让艳后意识到自己只有死,而到了罗马只能遭受更多的伤害,这样的场面,心高气傲的艳后如何承受得住?
3、失去一切后,万念俱灰。
艳后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没有凯撒和安东尼的支持,她连独自管理埃及的机会都没有,既然一切已经失去,那就失去得再干净一点,又何妨呢?
所以,她选择了一种较为体面的方式离开人世,这也是艳后为自己留下的仅有的一丝尊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