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首都不在湖北,为何在湖北钟祥有座明皇陵?
朱元璋首都在南京,死后自然是葬在了南京,称呼为孝陵。
朱元璋之后,孙子朱允炆登基也就是建文帝。
只不过建文帝在位时间不久,就发生了靖难之役,被朱棣取代了。
不过朱允炆并没有陵墓,一方面是朱允炆失踪了,有说被烧死了,也有说做了和尚,还有传言朱允炆出海了。
但不管怎么说,朱棣是不承认侄子这个皇位了,所以不可能兴建皇陵。
这之后,朱棣迁都北京,从此一直到明朝灭亡,皇帝都葬在了北京,所以这才有了明朝十三陵。
还有一位就是明代宗朱祁钰,本来他也没啥机会做皇帝,无奈这个皇帝哥哥瞎胡闹,非得亲征,结果现了眼,被俘虏了。
回来后,曾在心腹的策划下,搞了一个“夺门之变”,成功复辟了,他不承认明代宗,所以把他的皇陵给捣毁了,以王爷的身份重新安葬了。
从上我们不难发现,皇陵都在首都。
湖北既然不是首都,为何会有一座皇陵呢?
那么,这座皇陵安葬的又是哪位皇帝?
这话还得从嘉靖皇帝朱厚熜说起。
说起嘉靖,在明朝也是一位响当当的皇帝,虽然他在位后期逐渐昏庸,长期不理朝政,宠信宦官,导致国家日益衰落。
不过由于他在位时间很久,所以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很多。
嘉靖皇帝前任是明武宗朱厚照,这是一位非常爱玩的皇帝,而且玩得非常独特,结果三十一岁就把自己玩死了。
不过他没有儿子,所以为了大明朝只能在近亲中选择一位了。
经过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出生于湖北,是兴献王朱祐杬之子,与明武宗关系倒也不远。
不过朱厚熜在入京时,与接他的礼臣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当时礼臣建议朱厚熜尊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
不过朱厚熜不同意,此后双方更是爆发了三年之后的礼仪之争,史称“大礼议”。
其实矛盾的焦点主要是以谁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还有就是他的生父的尊号问题,这家伙还真有点脾气,并没有因此忘了自己的生父。
他还不顾一切反对,愣是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那么既然是皇帝了,自然陵墓也要升格了,所以就按照帝王陵改建了,这才有了这座显陵。
此外,其实在安徽凤阳县也有座明皇陵,这里是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
这些都不是明朝皇帝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