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陈宫在下邳投降曹操,在其手下属于什么级别的谋士?可以和贾诩郭嘉荀彧等并列吗?
陈宫作为吕布麾下首屈一指的谋士,为他夺取兖州,经营徐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他的智谋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远远比不上贾诩、郭嘉和荀彧。
陈宫即使再次投降曹操,依然在其麾下排不上号,很难获得更好的任用。
为何这么评价陈宫呢?
我们一起看看。
一、陈宫什么时候投靠曹操的?
公元190年,同为反董卓联盟的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关系恶化,以至兵戎相见,最后刘岱杀桥瑁,并任命其部下王肱任东郡太守。
公元191年,十余万黄巾军进入东郡,威胁到袁绍的后翼,从而影响到袁绍对北方战略部署,于是让曹操进入东郡阻击黄巾军。
曹操不负众望,击败了黄巾军,于是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成为东郡实际掌权者,这也是曹操获得的第一块根据地,从而结束了曹操一直没有自己地盘的尴尬局面,为曹操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为了治理好东郡,曹操任命大量的东郡人士来治理,而东郡东武阳人陈宫恰其便利,因此成为曹操麾下的郡吏。
此时的陈宫只是曹操麾下一个普通的郡吏,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特别优异的才能。
二、陈宫为何会背叛曹操?
公元192年,在青州肆虐的黄巾军进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冒险出击不敌而死,于是兖州处于无主的状态。
曹操麾下的郡吏陈宫立即出面作为说客,游说兖州当地士族和豪强拥立曹操为主,这些人在陈宫的鼓动下,一致同意拥立曹操为兖州刺史。
拥有兖州后不久,曹操立即发动了对周围州郡的征讨,可是留守东郡的陈宫却联络兖州本地势力突然发难,差点将曹操势力逼出兖州。
那么陈宫为何会背叛曹操呢?
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以陈宫为首的利益集团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陈宫拥立曹操当上兖州之主是为了让曹操更好的为兖州服务,确切地说更好的为兖州当地士族豪强服务。
比如刘表单骑就能够搞定荆州,就是凭借蒯氏和蔡氏的支持,而刘表当上荆州之主后就给予蔡氏和蒯氏更高的利益,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那么曹操有没有这么干呢?
没有,曹操当上兖州之主之后,没有给予陈宫这样的当地士族和豪强更好的待遇,而是大量的任用了外来势力以及兖州当地寒族人士如夏侯惇任东郡太守,颍川人枣祗任东阿令,靳允任范县令,东郡人薛悌担任兖州从事,东郡人程昱担任寿张令,后升任济阴太守,而对于陈宫这样功高劳苦的人不但没有什么封赏,反而对当地的名士予以镇压,如诛杀名士边让以震慑不肖。
曹操的行为极大的挫伤了兖州当地士族豪强的利益,于是他们在陈宫的联合之下,趁曹操东征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叛乱。
历经两年的叛乱虽然被镇压,但是极大地延误了曹操对徐州的征伐,差点毁掉北上和袁绍之间的争夺。
三、假如陈宫投靠曹操,在其手下属于什么级别?
可以和贾诩郭嘉荀彧等并列吗?
首先,陈宫的谋略怎么样?
要判断陈宫的谋略怎么样,就看他给曹操和吕布出过的计谋是什么级别,那么他给曹操出过什么计谋了吗?
在曹操的麾下:他在曹操的麾下出过什么计谋了吗?
答案是没有,他确实为曹操夺取兖州立下大功,这是凭借他在兖州的影响力做出的功绩,并非计谋。
在吕布的麾下:在吕布的麾下出过计谋了吗?
确实有,毕竟吕布麾下也没有谋士,而陈宫可谓是首席谋士不为过。
那么他出过什么计谋呢?
据《三国志·武帝传》记载: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
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
”遂进军攻之。
评价:作为吕布的谋士,陈宫在这个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只是顾着夺取兖州,却没有截断曹操归兖州的战略要地,从而失去了击败曹操的最佳机会,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宫缺乏必要的战略规划,可以看出陈宫的计谋拥有很大的缺陷。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陈宫曰:“曹操远来,势不能久。
将军若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馀众闭守于内。
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但攻城,则将军救于外。
不过旬月,操军食尽,击之,可破也。
”布然之,欲使宫与高顺守城,自将骑断操粮道。
评价:此时的吕布军无论是人数还是军力来看,已经远远不敌曹操。
假若此时还要、分兵,那么必然会造成军力分散削弱,容易被各个击破。
况且此时的吕布军心涣散,不够团结,一旦出现分兵的现象,那么败得更快,因此陈宫的计策确实不可取。
据《三国志·荀攸传》记载: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
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
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
”评价:曹操麾下谋士荀攸和郭嘉对陈宫的评价总体不高,指出陈宫的智谋无法及时跟上时事的变化,总是落后一招,出现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现象,从而在关键时刻不能够为吕布提供实际有效的办法来应对。
在下邳还未实际被困死之际,陈宫并没有提出有效的计划来应对,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反而一味的坚守导致吕布丧失了突围的良好时机。
因此,荀攸和郭嘉说陈宫智迟不为过。
由此可见,陈宫算不上顶级谋士,即使是一般的战术计谋也无法成行,那么在战略上更谈不上高明了。
其次,贾诩、郭嘉以及荀彧是什么级别的谋士?
既然陈宫的计谋只是停留在战术层面,那么贾诩、郭嘉以及荀彧呢?
这三人是曹操麾下顶级谋士,他们为曹操平定北方和创立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袁绍围太祖於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
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太祖曰:“善。
”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馀里营,破之。
绍军大溃,河北平。
评价:贾诩先从战术的角度来提出对方和己方之间差别,后从战略的角度来鼓励曹操继续坚守,从而赢得战役的胜利。
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
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
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
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评价:郭嘉主要从战术的角度向曹操给出了方式和方法,建议如何利用有效的方式来对敌,从而赢得了这场北方对战乌桓的战役胜利。
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
彧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太祖乃止。
大收麦,复与布战,分兵平诸县。
布败走,兖州遂平。
评价:荀彧先是从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兖州对于曹操的重要性,并且以昔年刘秀定关中为例,说明了只有稳定了兖州,才能够征讨四方。
没有稳定后方,哪里有前方的胜利呢?
然后再从战术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取得对战吕布的胜利。
从以上三人三个计谋的分析可以得出,贾诩和荀彧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上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郭嘉则更加侧重于战术,因此在具体战役上更能够获得曹操赏识。
最后,陈宫为何不能和贾诩、郭嘉以及荀彧并列?
通过分析陈宫与贾诩、郭嘉以及荀彧的计谋可以看出以下两点:陈宫方面:战略上的计谋不足,而战术上的计谋则比较欠缺,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
郭嘉方面:在战术上表现得非常优异,能够根据具体战役形势作出最优的判断,并且能够获得主帅的赏识。
贾诩和荀彧:无论是战略方面还是战术方面的计谋都比较得当,当之无愧的一流谋士。
四、总结陈宫在智谋方面完全不能和贾诩、郭嘉以及荀彧并列,而且不但不能并列,反而远远低于他们,因此在谋士方面吕布就远远不是曹操的对手,那么最终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宫即使在下邳厚着脸皮投降曹操,曹操也很难再次予以重用,那么怎么能够排得上名次呢?
曹操对他的留恋也只是鉴于陈宫当年对他倾力支持的感恩而已,并非惜其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