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为什么说浣碧自杀并不是因为殉情呢?你怎么看?

2022-08-10
25 阅读

听说网友们都在讨论我(浣碧)为什么要一头撞死在果郡王的丧礼上?

其实大家只猜对了其中一部分。

至于有人说,我是想用死来激发甄嬛(我亲姐)对皇帝的恨,好为果郡王报仇,毕竟长姐在听到我撞棺而亡时,她连手里的佛珠都扯断了。

其实,大家高估我在长姐心目中的分量了。

若我真的有那么重要,当初在凌云峰长姐就不该跟果郡王有私情,应该退出成全我才是。

我对王爷表现出来的爱意,傻子都清楚。

可是长姐她不,她明明是皇帝的妃子,是王爷的嫂子,却跟王爷谈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

我这个一直爱慕王爷的妹妹,她几时记得了?

长姐能给我,想给我的,从来不是她的心爱之人和物。

她只想保我衣食无忧,再嫁个小官,也就是了。

能嫁给果郡王是因为长姐的小相,大家都以为是我做了手脚,小相才掉落下来的。

可是,王爷是个男人而且会武功,我一个弱女子有这个能力设计让他怀中珍藏之物掉落吗?

想想都不可能。

为解王爷和长姐之危,也为了我自己的私心,我是冒认小相是我自己的。

本来我以为,就算我做不了皇帝的女人,做皇帝弟弟的女人。

当个福晋,也算成全了我甄家二小姐的面子和娘亲在天上的心愿。

可惜,我只是个侧福晋,且无法得到王爷的心,他的心里只有长姐,无论我再怎么努力去讨好他,都是徒劳而已。

也有人说,我之所以撞头而死,是为了可以让府里人好好为王爷的死哭一场,毕竟皇帝不让发丧,不让有哭声。

我爱了王爷十年,从他见到我在御花园偷偷落泪夸我好看开始到我撞头而死。

王爷何曾正眼看过我?

在甘露寺时,他一心追求长姐,还要把我许给他的书童阿晋做妻子。

我就知道,在他眼里,我只是个奴婢,只能配书童的那种奴婢。

可是,我不甘心,我找一切机会出现在他面前,甚至在长姐回宫后,他病了,我都出宫进王府去照顾他。

可他心里依然只有长姐,我只是个被长姐派去照顾他的奴婢而已。

后来,成为他的侧福晋,我以为人都在身边了,慢慢地,王爷的心也应该会分一点点给我吧。

可很快我就发觉他对待孟静娴比对我好,甚至更加愿意去她屋里。

孟静娴用心思让王爷与她圆房,有了孩子。

我就更加不甘心了,我也花心思,想跟王爷圆房,最好可以也怀上王爷的孩子。

可是王爷对我从来都是很清醒的,我再东施效颦,也学不了长姐的样子。

王爷也从不跟我喝酒,想灌醉他或是在他酒里下药都没有机会。

可能我们太过熟悉了吧。

也有人说,我故意把家书透露给夏刈,是想借皇帝的手除掉甄嬛,没想到却害了王爷,所以引咎而自杀。

夏刈如何拿到那些书信,我是真的一点也不知情的。

虽然我妒忌姐姐可以有那么多爱她的男人,皇帝和王爷,还有温实初。

可是,我不会傻到把家书透漏出去,从而害甄嬛。

在宫里待了那些年,难道我不知道若长姐出了事,我们甄家一门都没有好果子吃吗?

不管是王爷还是长姐,他们谁出了事,我都不会好过的。

皇帝疑心那么重,说不定下一个要灭口的就是我了。

因为我知道王爷是怎样死的。

也有人说,我自杀是为了殉情,也为了气长姐。

王爷根本就不在意我,我殉什么情?

长姐哪里不知道王爷与我的关系,怎么可能刺激到她?

若说在地下就我一个人陪伴着王爷,他再铁石心肠,也会被我打动吧。

可是,那样又有什么意义,做一对鬼夫妻吗?

丧礼上我的眼泪只是在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无果而流的。

我真的不甘心,为什么长姐她什么都可以比我好,得到的比我多?

我真的不甘心,她都有皇帝和孩子了,却还可以让王爷为了她心甘情愿喝下毒酒!我真的不甘心,明明我也是王爷的侧福晋,可是我依然是女孩,连做女人的资格王爷都不肯给。

现在,王爷死了,我的一切念想都没有了,我争了一辈子,啥也没有得到。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是这个棺木中的男人让我输得一塌糊涂。

于是,我撞死在他的棺木上,也算作冤冤相报何时了了。

死了,应该一切就了了了吧。

还是继续纠缠?

甄嬛番外苏培盛说玉隐(浣碧)随果郡王去了。

我失手扯断手里的佛珠,无声地流泪。

瑾汐和苏培盛虽有心劝导我,但我的心里只充满仇恨。

“你必须为我查清楚,皇帝为什么突然欲致果郡王于死地。

”“是因为一些书信。

”苏培盛说。

在御书房,我看到了果郡王写给玉隐的家信,每封信的结尾都是:熹贵妃安。

也就是这四个字引起皇帝的疑心,允礼他再无生路。

虽然,我是亲手送他上路的,可是我却因此心痛过度,跌落桐花台,再也不能跳舞了。

其实,我多么希望,那一跌,可以要了我的命,这样阳世我们做不了夫妻,死后也可以相守了。

可是阎罗王不要我,我只是跌伤了脚。

也许是上天让我留在世上为他报仇吧。

我恨恨地看着头顶那四方方的天,是该天塌了。

我不能为允礼做的,玉隐她做到了,追随允礼于地下。

虽然我明白,若再来一世,允礼也不可能对玉隐有情的。

毕竟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只能是平行线,是永远无法相交的。

于是,我一心一意地想要捅破头顶的那个天,与皇帝算是半决裂。

同我一样,恨毒了皇帝的还有宁嫔——叶澜依。

她对允礼的爱不比我的少,所以她对皇帝的恨也比我多。

果然,太医院院首卫临来跟我报说,宁嫔在给皇帝用迷情香和朱砂时,我是乐见其成的。

所以,我并没有阻止,反而暗示卫临把朱砂给宁嫔。

皇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我也在紧锣密鼓地把控后宫。

只有这样,我才有希望把头顶的那个天捅破,冲出天际,给允礼报仇,给自己和孩子家人以安全。

皇帝吐血了,是朱砂和丹药一起催化的结果,我却恨不得他可以快点死去。

于是,我让苏培盛把奏章都拿去给他看。

他害怕大权旁落,自然会看的。

弘瞻(六阿哥)和元澈(果郡王世子)在御花园玩耍,遇上皇帝。

皇帝惊觉他们的相貌竟如此相像,于是对血统的疑心让他的病情加重,当场晕倒。

皇帝要秘密地再次滴血验亲,用他自己的血,好在被宁嫔无意中发觉,不然我和孩子以及九族都会有灭顶之灾。

我命我宫里的首领太监小允子秘密处死皇帝派来取六阿哥血的夏刈。

皇帝对谁都是疑心的,包括我。

好在他信任宁嫔,因为宁嫔一无所有,可也就是他最信任的宁嫔,给他服下致命的丹药。

我又添油加醋地把孙答应私通之事说给他听。

皇帝最恨被背叛被戴绿帽。

我往他最痛处去说,告诉他静和公主是眉姐姐和温实初的孩子。

皇帝已经急火攻心了。

可是,他依然想知道弘瞻是不是他的亲生孩子。

我告诉他,天下都是他的,天下的孩子都是他的孩子。

皇帝就明白我和允礼真的有私,弘瞻也不是他的孩子。

可是,他想叫人来抓我,想杀了我,已经来不及了。

后宫已经在我的掌控之下了,侍卫太监都被我撤离了。

皇帝现在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我眼睁睁地看着他挣扎,看着他断气,看着他死不瞑目。

外面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天果然塌了,我流下了痛快的眼泪。

叶澜依番外外面锣鼓喧天,新帝登基。

那个强迫我入宫,断了我一切念想的老皇帝死了,是我亲手结果了他的生命。

我很开心,我终于替果郡王允礼报了仇,让他的一双儿女(弘瞻和灵犀)安全了。

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再也不会被怀疑血统。

提起老皇帝(胤禛)我心里的恨就没有停过,哪怕他已经死了。

我对着铜镜把自己打扮得清新脱俗,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很快就可以到地下去陪伴王爷了。

我给自己准备了一盆清水,一把可以结果我生命的小匕首。

王爷应该会嫌弃我脏吧,毕竟我被胤禛宠幸过,没有选择的那种。

第一次被胤禛宠幸后,我把自己泡在水里,洗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道洗了多少遍,我还是觉得自己脏,桶里不知道是水还是我的眼泪?

我恨自己,没有办法保住清白之身,亏王爷当年把我从死亡边缘救活了,还让我到训马园当训马女。

他的笑容,他的清朗俊逸就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我想我是爱上王爷了。

可是,我也知道像我这样无依无靠的女子没有资格嫁给王爷,哪怕在他身边当个婢女都不配的。

我只想远远地看着王爷,偶尔见到他,能看到他的笑容就好了。

可是,胤禛非要我进宫,生生断了我对王爷的念想,我无力反抗。

但不代表我不会复仇。

桶里的水慢慢变得冰凉,我的心也开始没有了温度。

以后的叶澜依只是行尸走肉而已。

王爷活着我还有念想,特别是当我知道弘瞻和灵犀都是王爷的孩子时。

我发誓不但要保护这两个孩子,连王爷的心爱之人——甄嬛,我也要保护好她。

滴血验亲,眼看熹贵妃(甄嬛)就要败了,王爷的骨肉就要遭殃了。

我急忙退出景仁宫,让贴身宫女去永寿宫报讯,好扭转局面。

好在,熹贵妃聪慧,她很快就发觉了验亲的水有问题,因为孩子根本不是温实初的。

反败为胜,我内心比熹贵妃还激动,太好了,总算保住王爷的孩子了。

可是王爷却因为熹贵妃要去和亲而带兵追赶,中了胤禛的计,被流放到边远之地守关。

我就更加恨胤禛了,从那开始,我就给他用迷情香,他服食丹药,想长命百岁,很好,我就用朱砂去催化丹药,让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我本来以为,只要胤禛死了,王爷就安全了。

可惜,胤禛没死得那么快,王爷却因为被疑心,被胤禛派熹贵妃毒死了。

我在宫里收到这样的消息,想死的心都有了。

要是早日除掉胤禛这个恶毒的人,王爷就不会死了。

于是,我去找熹贵妃,想跟她联手除掉胤禛。

我们达成共识,双管齐下地对胤禛下手。

可是,要秘密地置一个人于死地,并没有那么容易。

当我发觉皇帝派夏刈取了弘瞻的血,想再次滴血验亲时,我知道我不可以再等了。

再等下去,只怕弘瞻他们会落得跟王爷一样的下场。

于是,我跟熹贵妃说,“无论我做了什么,都与你无关。

”我去看望病重的胤禛,亲自喂他服食丹药(我精心制作的)。

胤禛以为我终于对他温柔起来了,还很开心。

开心好,只怕过会你就开心不起来了。

这个时候熹贵妃来了,我跟她眼神交流。

很好,我知道熹贵妃是特意来送他最后一程的,我很放心地走了。

果然,才过一个时辰,就传来雍正驾崩的消息。

这个消息我等了太久太久,以致我终于听到了,反而有那么一刻人彻底傻掉了。

甄嬛和孩子们安全了,王爷泉下有知,应该会很开心的。

我的任务也结束了,小小匕首就是送我去跟王爷团聚的信使。

我很开心,很满足,因为我终于报答了王爷对我的恩情,我可以没有留恋地离开这个万恶的皇宫了。

血缓缓地流,我好开心,往事如流水般从我脑海里闪过,结束了,结束了……明日再继续跟大家说说皇帝的番外。

皇帝番外朕杀了和圈禁了很多兄弟,外人都在传言朕是个铁血帝王,连亲兄弟十四爷胤禵(同父同母)也可以圈禁。

作为帝王,只要对朕有威胁的一律都得除去,不然朕晚上睡不安稳。

哪怕是朕的亲弟弟也不行。

何况果郡王允礼只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敢于偷窥我的女人——熹贵妃,又深得边关战士的爱戴,那他就没有活着的理由了。

可朕杀人从来都不自己出手,因为他们不配朕亲自动手。

特别是允礼,他是该死,但我不知道熹贵妃对允礼的情分。

所以,我得搞明白,不然朕枕食难安。

于是,我把允礼从边关召回来了。

特意让他没有回府先进宫,并在桐花台设宴,说是为他接风洗尘。

之所以选在桐花台,那是因为桐花台是先帝特意为允礼而建的,上面种满合欢花,意在年年岁岁合欢。

先帝是偏心的,他疼爱允礼的额娘,也喜爱允礼,不但骑射诗文都是先帝亲手教导他的,甚至有意立允礼为太子。

若不是朝臣反对,只怕今天坐在皇位上就是允礼了。

朕的额娘也受宠,可是额娘只疼爱十四弟,朕是爹不疼娘不爱的。

所以我羡慕嫉妒胤禵和允礼,虽然我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内心却是苦痛的。

朕特意让熹贵妃替朕前去桐花台见允礼,并让她带去毒酒,毒死允礼。

朕不但要允礼死,还想试探甄嬛可不可以忍心毒死允礼,如甄嬛不忍心,那就证明甄嬛对允礼也有情分。

那甄嬛朕也留不得的。

好在,熹贵妃不负朕之所望,毒死了果郡王。

可是她却从桐花台跌落下来,这又成为朕的心结。

允礼的死让她如此受伤吗?

朕有意无意地冷着熹贵妃。

虽然朕的内心还是很爱熹贵妃的,可是,天子不能太低声下气去疼爱一个人,这不符合朕的身份。

朕开始宠幸不同的女人,开始服食丹药,自己跟自己置气。

可惜,甄嬛依旧对朕冷漠,朕也装作不在意。

好在允礼死了,甄嬛再对他有情也无济于事,不能否定是甄嬛亲手毒死允礼的事实。

朕可以高枕无忧了。

明日再继续跟大家说说果郡王的番外。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