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什么不把汉献帝送去益州“恶心”刘备?

2022-08-10
32 阅读

汉献帝是奇货可居,曹丕才不肯将他送给刘备或许有人说应该将汉献帝送给刘备,因为刘备不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

既然兴复汉室,那汉献帝来了,你应该礼遇,言下之意就是你当不成皇帝了。

看一看刘备你这个兴复汉室是不是真的,这大概是“恶心”的来源。

如果曹丕真这样做了,那就是下策了。

想想看,曹家控制朝廷这么多年,为什么还要搞这么复杂的禅让制度,直接坐上皇帝位不就可以了?

如果真这么简单,那人人都可以当皇帝了。

三国时期的老百姓和百官的认知并不是这样的。

忠于东汉的人并没有死绝,杨修的父亲杨彪就是其中一例。

当年曹丕当了皇帝,请杨彪出来做官,结果杨彪说:我杨彪担任过汉朝的三公,遭到乱世而不能对国家有所补益,现在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再去新朝任职。

言下之意就是忠于东汉,不理会魏朝。

如果这种表态出现在明清两朝,大概率脑袋没了。

但在三国时期,杨彪这么说后,曹丕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赐他东西和待遇。

为什么?

这说明当时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左右朝廷的。

这种局面到唐朝末年黄巢起义之后才得到解决。

汉献帝虽然没有权,但是他是一个象征,如果曹丕将汉献帝送给刘备,那就证明自己不是正统的。

所以他继位之后,汉献帝在封地还是天子。

再看南北朝之后夺位,前朝皇帝一般都会非正常死亡。

这就是当时人们的认知。

曹丕最怕的就是别人说自己是篡位的,采用了“禅让”这一种模式,让天下人认为自己得位是正的。

曹操为什么将女儿嫁给汉献帝,就是拉抬自己家族的身份。

司马懿当初为什么不愿意出山帮曹操,实质上就是看不起曹操是宦官之后。

因为像杨彪这样的名士他们或会屈从于曹操的权势,但怎么可能打心底看得起呢。

曹操杀了杨修,但遇到杨修的父亲杨彪还是客客气气的,并没有借故诛杀。

有人说刘备真的接到汉献帝怎么办?

这个很好办,汉献帝同样会“禅让”给刘备,这等于将正统性给了刘备,那曹魏就是非法的了。

或许有些人还不理解,我们再来看一段孙权称帝时,刘晔劝曹丕不要封孙权为吴王,就会明白曹丕是不可能将汉献帝送给刘备的。

不可。

先帝征伐天下,十兼其八,威震海内;陛下受禅即真,德合天地,声暨四远。

权虽有雄才,故汉票骑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

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

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可即以为王也。

夫王位去天子一阶耳,其礼秩服御相乱也。

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分。

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

权既受王位,却蜀兵之后,外尽礼以事中国,使其国内皆闻,内为无礼以怒陛下;陛下赫然发怒,兴兵讨之,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认为仆妾。

’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

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战加十倍矣。

——《资治通鉴魏纪》在那个时候,名份是很重要,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所以曹丕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