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为什么能成为明成祖朱棣心中一生的白月光?

2022-08-10
17 阅读

∵我是晚霞婷好,我来聊聊徐妙云这个传奇皇后的故事,分三篇发布,今天先聊她与朱棣的姻缘。

(原创)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话放到永乐大帝朱棣身上也是妥妥的真理。

徐妙云一生帮助丈夫立业打天下,文韬武略不输男性。

1402年朱棣登基,册立燕王妃徐妙云为仁孝文皇后。

朱棣为徐氏举行了非常隆重的立后仪式。

册封燕王妃徐妙云为仁孝文皇后,还把他老爹朱元璋定下的皇后金宝“龟纽”提升为“盘龙纽”。

让礼部官员在承天门读诏书“昭告天下”,此举史无前例,开创了明清后世立后昭告天下的先河。

徐皇后与朱棣相伴31年,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得急病逝于于南京,享年46岁。

朱棣非常悲伤,穿白衣素服一年,辍视朝一年。

出于对徐皇后的深爱,朱棣决定不再立皇后,用空缺后位17年来表达和守护他对的妻子深情。

徐妙云以美丽贤德和才干智慧集一身的强大个人魅力,在朱棣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明成祖朱棣一生中唯一的白月光。

徐皇后是怎样一位神仙姐姐,能使朱棣如此深情敬重?

说起来,徐妙云出身就不一般,她的父亲是明朝开国第一大将、位列开国“六王”之首的中山王徐达,为明朝创立建立了不朽功勋。

徐妙云作为徐达的长女,从小就被爹妈悉心娇养。

看到女儿聪慧好学,徐达对夫人谢氏说:此女天赋非常,宜以经史充其知识。

他找来老师专门给妙云教授儒学。

徐妙云读书天资很高,过目不忘。

熟读经史,得到”女诸生”美誉。

在明朝,诸生是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工于经史的生员,徐妙云能有这么高的名号,可见她的才学非常出众。

明太祖朱元璋早就看中徐达这个长女,模样俊秀,聪慧贤淑,想让妙云当自己的儿媳妇。

他对徐达说,你这闺女可真不错,她以后就是我儿媳妇啦,你得好好待她!洪武九年正月二十七日,十五岁的徐氏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青质九翟衣,在朱元璋亲自主持下,与十七岁的燕王朱棣举行隆重的婚礼,从此开始了她尊贵而不平凡的一生。

虽然朱棣和徐妙云是朱元璋指婚,双方父母包办,但他们很小就认识,也算青梅竹马。

徐妙云12岁的时候,就入宫陪伴14岁的朱棣了,马皇后也非常喜欢她,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俩人之间情同母女。

1376年,徐妙云被册封为燕王妃。

她恪守妇道、孝敬公婆,待人处事非常得体,深得公公朱元璋和婆婆马皇后喜爱。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后,燕王妃按照礼制 ,素食淡饭为婆婆守孝整整三年,朱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山河月明》剧中,朱元璋叫太子朱标在凤阳举办一场演武比试。

指名道姓要秦、晋和燕三位亲王参加校场演武。

其它亲王都已经开始选人练兵了,燕王朱棣对此并不上心。

燕王妃不动声色开始布局,她先进行招兵总动员,她对士兵们说只要当了燕王的兵,每人就能领不少的钱财。

士兵们听到这话士气倍增,积极练兵。

燕王朱棣看此光景也来劲了。

校场比武,燕王朱棣取得头名。

在朱棣打败秦王的时候,徐妙云又派人去安慰了秦王。

如此细致周到为夫君着想,徐妙云贤内助的作用可以说非常到位。

(2)燕王妃生下长子没多久,就跟着朱棣就去往北平就藩。

燕王府机构庞大,具备了审理所、典膳所、奉伺所、良医所等等。

机构之多、人员复杂,燕王妃徐妙云完美发挥了她当家女主的管理才能,把宫中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

燕王妃出身将门,不但知书达礼还懂排兵布阵,亲自去过战场,能参与军务,出谋划策,她的很多建议都得到了朱棣采纳。

可以这么说,徐妙云和姚广孝是朱棣登上皇位的背后推手,为燕王分忧解愁,起到了智囊和军师的作用。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开始大力削藩,燕王朱棣也面临危机,发起了“靖难之役”。

面临超过自己兵力数倍的朝廷大军,燕王妃徐妙云的坚定支持和远见卓识给了朱棣很大的信心。

建文帝派名将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攻打北平,靖难兵起后,燕王率军前去袭击大宁,李景隆乘机进围北平,防守的重任就交到了世子朱高炽的身上,朱高炽年轻并没有多少经验,守城兵力很少,燕王妃徐氏沉着冷静和朱高炽及守城的将士,一同策划、部署守城。

在李景隆攻城猛烈,而城中兵力缺乏,北平危机时刻,燕王妃不仅自己还披甲上阵,还发动将士妻子和百姓也登城作战,城中的妇女也在徐氏的激励下也披甲上阵,和李景隆大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保卫北平,一直支撑到朱棣顺利回师。

也正是徐妙云的果敢坚定和母仪天下的风范,才保住了北平,为朱棣回师北平,攻陷南京城起了重要作用。

因此,历史有上有这样的说法;没有徐皇后,就没有朱棣的江山!(全文分三次发布,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后续)史料,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