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说中的的“发蛟”指的是什么?

2022-10-01
17 阅读

所谓的“发蛟”指的就是大洪水,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人们将很多的自然现象就归咎于神灵妖怪之类的东西在折腾,比方说爆发山洪,大家就觉得是蛟龙在作怪。

神话传说当中的蛟龙,是一种十分奇特并且拥有法力的生物。

蛟龙通常都能造成巨大的强降雨,并且蛟龙十分凶恶,不仅翻江倒海,而且还喜欢引来山洪淹没大地,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将山洪称作是“发蛟”。

中国传统的神话之中,有些生物是能够进化成龙的,比方说跃过龙门的鲤鱼,还有就是蛇,以及一种被称作“水虺”的爬虫。

相较于鲤鱼,水虺跟蛇之类的动物想要变成龙,就非常困难。

按照南朝时期的《述异记》描述,水虺修炼五百年,经过天劫能够化身为蛟,而蛟再经过千年的修炼[澹奕],若能顺利渡过天劫,才能成为龙,再过五百年成为角龙,再过千年成为应龙。

可以说,蛟是龙这个族群当中入门的一个等级的生物,蛟龙虽然叫龙,但并非是龙,因为蛟龙没有成形的龙角[澹奕],也没有五爪的龙爪,蛟龙头上的角并没有分叉,更像水牛角。

虽然没有真龙那么威武厉害,但从水虺从蛇变成蛟龙之后,也就有了相当强的法力,而传说当中的蛟龙并不是生活在大型江河湖海当中[澹奕],而是在地下深处或者池塘、小河流之类的地方。

也因为这种“小家子气”的居住环境,蛟龙也被称作是“潜蛟”。

而蛟龙修炼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成功渡过天劫,那么就能够进入大型水域,像是在江河湖海之内化身成龙[澹奕],这个过程被称作是“走蛟”。

过去的人们认为,蛟龙一旦成了气候开始“走蛟”,就会带来灾难,因为蛟龙无法离开水,想要前往大型水域的蛟龙就会引来洪水[澹奕],因此人们将发洪水也称作是“发蛟”。

龙毕竟是神话传说当中的动物,而现实当中的蛟龙原型,被认为是南方的鳄鱼,我国目前原产的扬子鳄体型太小[澹奕],而且性格温和,看起来也与蛟龙扯不上啥关系。

而在元明清以前,在我国的两广地区生活着咸水鳄,也就是湾鳄,倒是更像“蛟龙”。

唐宋时期的典籍诗歌当中记载,岭南之地常有“蛟”出没,潜伏水中,能食猛虎,这倒是跟现实中凶狠的湾鳄颇为相似[澹奕],当然,鳄鱼是不可能引来什么洪水的。

古时候的人们敬畏天地神灵,对于许多不明真相的自然现象,都认为是有神灵存在,所谓“发蛟”说的就是洪水爆发[澹奕],人们觉得是传说中的蛟龙带来了洪水,所以这么称呼。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