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如果不把原子弹科学机密透露给苏联今天的世界格局会怎样?
如果爱因斯坦不把原子弹的科学机密透露给前苏联,今天的世界格局依旧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因为爱因斯坦当年最早是把科学机密透露给了美国而不是前苏联,美国率先研制成功核弹,并且在日本投下用于实战,奠定了霸主地位。
以至于现在的日本在美国面前谨小慎微不敢造次。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物体的惯性是否取决于它的能量含量?
》提出了与牛顿力学完全不同的狭义相对论。
在论文中爱因斯坦对能量概念有了推广,质量和能量也有了确定的当量关系:物体的质量为m,则相应的能量为 E=mc2。
此方程式也是后来核弹研发的根本来源。
不过爱因斯坦虽然提出了质能方程,但却没有造出核弹。
准确地说,爱因斯坦压根儿不知道这个方程可以对核弹的研发带来帮助。
核弹的研发是在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1938年,德国一群科学家在做试验的时候无意当中发现了原子裂变可以带来非常大的能量,这个能量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完全可以解释。
换句话说就是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以计算出增加原子的数量,来使威力无限加倍。
爱因斯坦知道这个事情后非常着急,只因当时正值二战,德国是主战国之一。
如果德国成功研制出此等巨大能量的杀伤性武器将会使得更多人员伤亡。
1939年,匈牙利科学家格拉德向美国政府提出原子裂变可以制造出杀伤力无法估量的炸弹。
不过却被人嗤之以鼻,认为天方夜谭。
格拉德找到物理学大牛爱因斯坦,希望他能出面说明这件事的真伪,证明原子弹的研发在科学上是可行的。
这个理论本就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他当然知道这件事的真假与重要性,在格拉德起草的信件上,爱因斯坦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们还呼吁美国最好赶在德国研制出来之前,具体的一些科学技术他还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1939年开始,总统罗斯福拨款6000美元,用于核弹研发,他相信爱因斯坦的提议但却不着急研发。
只因彼时的美国还是个保持中立的国家,二战打了那么多年,一直没有卷入战争,而是靠着周旋在战事国之间靠卖武器狠发横财。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激怒罗斯福,也让他下定决心加紧研发大规模杀伤力武器。
那是1941年冬季,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被日军偷袭,造成数千人死亡。
战舰、飞机、房屋损失巨大,90分钟的偷袭让基地一片残垣废墟。
同时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罗斯福非常震怒,下令举国参战予以反击一雪耻辱。
至此这个靠卖武器发横财的国家也被卷入二战。
美虽然武器还算精良,但毕竟战斗经验不足,在战场上吃不少亏。
罗斯福决定加大拨款力度将原子弹这种超级武器早日研制出来。
财政将原来的6000美金研发款项变成20亿美金,严令研发进度越快越好。
1945年7月,在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的带领下世界上第一颗核弹就这么被研发出来了,而奥本海默被大家称之为“原子弹之父”。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背后最大的功劳是爱因斯坦的,是他为原子弹的制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那年美国一共制造了三颗原子弹,实验的时候用了一颗。
剩余两颗在8月6日和8月9日被分别投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和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两座城市瞬间化为废墟,巨大的破坏力让日本感到震惊。
美国趁势给日本施压,要他们投降,如若不然他们还有更多的核弹会被用到战场上。
其实美国也害怕他们不投降,因为他们总共只研发出了三颗,根本没有更多的核弹可以轰炸日本。
双方玩起了心理战术,但日本显然经不起折腾了。
两座城市的损毁和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迫使他们宣布投降和二战结束。
从这里可以看出,核弹的威力是促使二战提早结束的关键。
也是从这一刻起日本“臣服”于美国,也因为率先研发出核武,美国的霸主地位初步形成了。
再回头说说前苏联原子弹的研发成果,俄罗斯研发原子弹是晚于美国的。
当年二战打得火热的时候,亚洲是最大的主战场,也是伤亡和损失最大的地区。
前苏联秘密培养了一批间谍用于侦查各种情报,这就包括从爱因斯坦那里获得制造原子弹机密的著名女间谍玛加丽塔。
这个女人是前苏联一个著名雕刻家的妻子。
长相出众,气质非凡,乍一看很有玛丽莲梦露的神韵。
经过长时间的部署,玛加丽塔成功接近爱因斯坦。
1936年,正值爱因斯坦妻子逝世,面对小自己10几岁又年轻漂亮的女人,很快爱因斯坦就爱上了玛加丽塔。
不过玛加丽塔虽然成功潜伏到爱因斯坦身边,但是很多绝密信息根本接触不到,在年复一年的相处之中,掌握的情报少得可怜,着让她很着急。
在1945年,美国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前苏联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两个科技竞赛国之间的较量将正式拉开序幕。
负责人找到玛加丽塔,希望她尽快得到原子弹研发机密,好让自己国家也研制出原子弹。
不光是为了和美国搞科技竞赛,更重要的是二战多年,谁也耗不起了。
早点用原子弹震慑住主战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是当务之急。
接到上级的命令玛加丽塔十分着急,她深知继续潜伏在爱因斯坦身旁极有可能还是一无所获,而且还会耽误自己国家研发核弹的最佳时间。
于是她找到爱因斯坦哭诉自己接近他的目的,爱因斯特没有怪罪她反而很支持。
他早已厌倦了战争,厌倦了主战国的所作所为。
爱因斯坦决定约见玛加丽塔的上司前苏联副领事米哈依洛夫,将原子弹的机密全部透露给前苏联。
他此行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他不想看到更多的战争、更多的伤亡。
第二:当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巨大的灾难,他阻止过但没成功,使得他非常的自责。
他非常担心美国一家独大,而前苏联正好是可以和美国相互制约的存在,因此将原子弹透露给前苏联是他慎重考虑过的。
1945年10月爱因斯坦在给玛加丽塔的信中写道:“我在纽约收到了这封急电。
我时常想念你。
我全心希望你能够快乐勇敢地开始新的生活。
我已经与领事见过面了,完成了艰难的任务。
”此时爱因斯坦已经将所有核心机密全盘透露给前苏联,1949年8月29日,前苏联研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并引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有核强国。
即使同样拥有原子弹,美国快人一步早好几年,所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一直排在前苏联前面。
而爱因斯坦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如若真的一家独大,世界格局很难控制,至少相互制衡才是王道。
从今天来看,美国和前苏联分别位列世界强国的冠亚军,从二战以来几乎没怎么改变过。
所以即使没有核弹的辅助、没有爱因斯坦的原子弹机密,前苏联也依旧足够强大,毕竟其各项军事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