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期间跟导师做人工智能方向该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
结合近两年的就业情况,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还是存在较大缺口的,其中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人才需求量更大一些,所以近两年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同学更容易拿到理想的offer。
以我带的视觉组同学们的就业情况来看,近两年拿到算法岗offer的同学明显增多了,而且这其中有不少同学并没有顶会等强成果输出,但是依然可以凭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拿到大厂的offer,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算法岗正在向业务端转移,也更注重行业场景应用了。
虽然算法岗的整体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作为典型的高附加值岗位代表,算法岗的竞争依然是比较激烈的,而且目前大厂基本上都在进行全球招聘。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在国内读研的同学一定会有劣势,实际上很多在国外读研的同学依然拿不到算法岗的offer。
我之前带过的不少同学都会选择到国外读研,这其中也有不少同学在毕业后就会回国就业,大部分同学还是拿的开发岗offer。
对于目前主攻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同学来说,如果在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想更有竞争力,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要争取输出更强的创新成果,要相信创新成果是重要的就业敲门砖,对于想拿算法岗offer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
其二是要重视提升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要相信人工智能技术终归是要落地应用的,未来工程实践能力越强则就业竞争力也会越强。
其三是要重视行业场景知识的积累,要相信行业场景知识是研发人员的生命线,如果不重视积累个人的行业场景知识,未来大概率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命周期。
在读研期间一定要重视开阔自身的科研视野,同时要积极参与各种高质量的科研实践活动,这对于后续的就业和读博也都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为了给同学们开辟出更多高质量的实践渠道,我联合一些头部985大学的导师和互联网大厂的企业导师,共同打造了一个实践场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联系我申请参与,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最后,如果有计算机专业相关的问题,欢迎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