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球员因为某一项技能太差而被NBA淘汰?

2022-10-02
22 阅读

在NBA,没有一招鲜站不住脚,但有了一招鲜,却有一个过于短的短板,同样站不住脚。

NBA是竞争最激烈的篮球联赛之一,根据统计,NBA球员的职业生涯平均只有4.8年。

大多数球员都会在第一份或第二份合同执行完后,就被联盟淘汰。

每年都会涌进60名新秀球员,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能留下来,留下来的这部分又会占据老球员的生存空间。

所以,短板太短,自然是难以立足的。

“半兽人”法里德的短板:投篮、身高法理德在2011年通过选秀进入NBA,劲爆的球风和运动能力,人送绰号“半兽人”。

法里德身高2米03,但经常在合照中被质疑真实身高大约只在1米98,不够高的法里德打的却是大前锋的位置,而且是只打篮下的那种。

看他的投篮热点图,除了篮下就基本不会怎么出手了,三分球更别提,职业生涯场均只有0.1个,最高的一个赛季场均投0.8个。

靠着运动能力“硬吃”对手的天赋弹簧人,身高不够的同时投射不精,从一开始,法里德的打球类型就是个隐藏的雷。

但也不得不说天赋这东西真的很夸张,法里德在联盟中可有过一段得意时期。

刚进联盟的时候,他凭着弹跳的天赋就能硬抢保罗-加索尔和德怀特-霍华德,2011-12赛季的季后赛,和湖人大战7场,面对加索尔也能拿到场均得分、篮板两双的数据。

平地惊雷起,就说这天赋,谁看了谁不羡慕。

强归强,但法里德那些年的出色表现,并没有被球队看好。

掘金给的一份续约合同不过4年5000万,2018年夏天被交易到篮网,2019年一月份就被裁。

球队不看好法里德的原因很简单:技术粗糙,投篮能力不够,不能打3号位;身高不够,打4号位对于球队不是最优解。

法里德的“失宠”也完全有迹可循,在2014年,他们阵容中陆续增加了点能打4、5号位的狠角色:优素福-努尔基奇和约基奇都在阵中,再加上之后引入了保罗-米尔萨普,这些球员要么是尺寸比法里德大得多,要么是投篮技术好得多,或者兼而有之。

在这种情况下,拿法里德做4号位,打得太吃力。

后期,在篮网、火箭的阵容里,放法里德进去,都有类似的感受。

能用,但用得太吃力。

教练不给重要角色,再加上年纪打了运动能力不那么劲爆,法里德就这么被NBA给淘汰了。

出道出得早,现在的法里德也才33岁,已经流浪过多家海外俱乐部。

今年9月份,他和墨西哥Soles de Mexicali篮球俱乐部签约,法里德仍然活跃在球场上,只不过回不去NBA了。

对抗不足 \"寂寞大神\" 弗雷戴特NCAA打球的弗雷戴特,自信的笑容就像是NCAA体系里的灭霸。

弗雷戴特的自信,来源于他的统治力,他是少有的再大学时期凭着手感就能疯狂刷分的球员,这里的比赛对他来说就像2K游戏。

大三时期,弗雷戴特的场均数据涨到22.1分3.1篮板4.7次助攻,遇到亚利桑那大学野猫队,弗雷戴特直接拿下49分,在NCAA可绝不常见。

但得分如此强悍的弗雷戴特,在第10顺位才被国王队选中,就多少说明了点问题。

一是在大学打了四年,才参加NBA的选秀,大三的时候,他的选秀顺位预测还在25-30位。

很少有天赋好的球员能在大学待这么久才决定加入NBA的。

二是定位就是纯投手,在其他领域基本没什么亮点。

虽说投篮基本功够稳,但NCAA的环境和强度和NBA差距很大,能不能适应职业篮球的对抗还是个问题。

看来,该考虑到的事,基本都考虑得挺全面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国王队 (不愧是国王)仍然在第十顺位选择了弗雷戴特,在他后面一位,十一顺位就是另一位投手,日后名震联盟的水花兄弟之一克莱-汤普森。

十五顺位是伦纳德,十九顺位是托拜厄斯-哈里斯。

现在来看,考虑到联盟在2011年后就逐渐向着更鼓励进攻,远投更多的方向发展了,选下一名靠投篮就统治了大学赛场的球员,似乎也不是一个昏招。

承担一点对抗能力不足的风险也是必要的。

但国王的错就在于,预料到了对抗不足,但这个不足的程度还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在这里,身高1米88的弗雷戴特像是进入了巨人丛林,而NBA从来都善于施加对抗。

在国王的首个赛季,弗雷戴特打了61场比赛,投出了38.6%的整体命中率,和36.1%的三分球命中率 (场均3.5次出手)。

如果这是一位身体天赋好,但还没有应该NBA节奏的球员,那还可以期望一下。

比如,RJ-巴雷特的首个赛季,命中率也不过40.2%,三分球命中率32%,和弗雷戴特差不了多少,但巴雷特这身体天赋硬啊,从防守侧翼做起,打到第三个赛季,已经场均20分5.8篮板3助攻,虽然命中率还是很铁,但立足联盟没有问题,今年夏天也达成了4年1.2亿美元的续约。

显然,弗雷戴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2011年通过选秀进入联盟,2014年,国王队就宣布和弗雷戴特达成买断合同的协议。

之后,弗雷戴特又辗转了多支球队,但仍然找不到大学时期的进攻感觉。

对抗不足,吃亏严重,只好退出NBA。

加盟CBA后,倒是找到了温暖的港湾,拿下了常规赛外籍MVP,2018-19赛季,弗雷戴特以场均36.9分荣膺CBA得分王。

一招鲜可以,但别有巨大短板对于角色球员,或者说非球星的角色,球队的忍耐度一般都非常低。

不会有教练专门针对短板去考虑制定战术迁就球员,球员想要获得出场时间,就只能自己把各项能力值稳定在平均水准左右,同时尽可能地找到自己安家立命的本领。

除了小尺寸内线法里德和对抗不足的弗雷戴特外,NBA一直不缺乏因为短板而打不下去的,比如因为伤病被凯尔特人放弃的小托马斯,当时成为球队大哥都得益于史蒂文斯的体系可以补上小托马斯的防守短板。

和上述这些比起来,“心理短板”是更隐蔽的问题。

迈克尔-比斯利,天赋能和杜兰特有一拼的天才,轻松地统治了大学球场,他可以适应三四号位的打法,基本具备任何得分手段。

他是那种在球场上位置不定,神出鬼没的天才球员。

没人引导,靠着天赋就能随心所欲地得分是一件可怕的事,进入联盟后,就经常爆出比斯利缺席训练,缺乏纪律感,不服从教练等问题,作为天才的比斯利,也不愿意改变进攻打法。

最终,尽管在哪支球队,比斯利都会被称赞是进攻的天才,但在联盟开始流行起三分球,空间型4号位开始吃香后,比斯利这种单打类型的天才选手就再也没有拿回过曾经的首发位置。

一招鲜能吃遍天,但NBA的“木桶理论”,确实让很多曾被誉为超级天才的球员实打实地吃了大亏。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