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还有下半句,你知道是什么?又怎么理解?
2022-10-02
5 阅读
自汉文以孝治天下,倡孝道,孝之一道便成历朝历代德治标配。
对孝的态度与实践,也成为检验一个人德的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有的人高官厚禄,有的人腰缠万贯,事父母若路人、奴仆;有的人不自进取,寄生苟且,索取无度;…又有的人生不奉养,死后风光大葬以愽名敛财,甚至为遗产大打出手,这些人孝字从何谈起?
这是大不孝!有的人挣米一碗,父出半碗,妻子儿女半碗,谁又能说他(她)孝心不全?
孝发本心,意动父母饥寒冷暖,胸怀家国人民,身洁慎行惧污,父母畅怀无忧,为大孝!艰难挣扎,收入微薄,不忘父母衣食,为中孝;迫于物议,赐父母衣食,为下孝。
人之能力,三六九等,通达骞困,命运因缘际会。
心怀父母,丰俭由量,便是孝矣。
若欲行至孝,则发奋初心,心怀家国人民天下,砥砺笃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忧后乐,则至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