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与“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一样吗?
“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没有经历就没发言权”。
我们先来看“调查”和“经历”的语意是什么。
“调查”,就是根据你的“标的”去了解“实际情况”道底是咋回事。
比如说,有个童话“小马过河”,小马妈妈叫小马去办点事,可要经过一条河,小马还没见过不敢下水,他问小兔有多深?
小兔说很深会淹死的,他犹豫了。
他又问牛,牛说很浅才在我小腿呢。
他返回去问妈妈,谁说的对?
马妈妈说:小兔那么小,当然说水深,牛那么高大当然说水浅,你咋不试试呢(调查丶调查,亲自了解)?
小马听后,亲自下水过去了,发现既没小兔说的那么深,也没大牛说的那么浅。
一棵树上的梨子,甲说甜,乙说酸,那你信谁的?
你何不亲自尝一尝呢?
调查就是去深入实际去“实事求是”地去了解情况。
也是亲身体会和经历体验。
“经历”,就是你亲身经历丶体验过的一些事,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
“经历”丶“调查”都有“实事求是”亲生经历丶体验的意思。
但又有所不同,“调查”是现实存在的,现实正在发生的事。
不包括“过去”已发生,如“历史事件”丶“历史现像”,也不包括“未来事件”丶“未来现像”。
你怎么过“调查”和“亲自了解”呢?
比如,明朝那些事,历史已经过去了。
而历史事件的起因丶经过和结果都已经存在了,而经历过的人又都作古了。
其事件现象丶起因和过程,历史记载又不全或当事人(胜利者)刻意隐瞒了(为尊者讳),而对“失败者”又刻意“低毁污蔑”反正查无实据,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你怎么过“亲自”去调查法?
你能“穿越回去”调查调查,亲自去体验么?
你只能从有限的史藉丶记载丶诗歌丶文学作品丶民间传闻中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考古发现也是重要历史依据。
当然,离我们近的历史,有些人还活着。
比如,50丶60丶70年代发生的事,很多人还活着,而80年代后出生的人是没经历过的。
他们没经历过“三反五反”丶“大跃进”丶“文革”,没经历过“生活关”(60年大饥饿),一个人一个月凭票供应“3两肉”,计划经济丶人民公社运动…。
所以,只有经历过丶见证过的人最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