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的别名有哪些,它有什么用途和作用?

2022-08-10
28 阅读

鬼针草的别名有哪些,它有什么用途和作用?

一直觉得鬼针草这个名字应该是一种中草药的别名,因为在我们客家话中也叫这种草为鬼针草,不管是音还是意都跟普通话一样,这种在客家话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别名众多的鬼针草:记得大学时的中药学课,老师讲到鬼针草时,问大家知不知道鬼针草是什么样子时,我看到很多人都摇头时都特别惊讶:这么多人不懂,这草不是很多农村娃的“噩梦”,难道只有我这边有?

可当老师把鬼针草的图片放出来时,全班同学都“哦”一声,原来是它!然后整节课都成为鬼针草的别名和有关鬼针草故事的分享。

鬼针草常见的别名: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针、盲肠草、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脱力草……在鬼针草的众多别名中,我比较喜欢其中的几个名字:①“粘人草”、“跟人走”:小时候去放牛时,我最不喜欢的有三种草,这三种都是拦路草,想叫你留下买路钱的草。

一种是粘着你衣服,拖着你不让你走的葎草(割人草);一种是无声无息地伤害你,停下脚步后你才知道痛的茅草;还有就是这个不放过任何机会传播种子的鬼针草。

“粘人草”和“跟人走”非常形象地说明这种草的特性——走过、路过请带走我的种子。

②一包针、一把针、婆婆刺:这几个别名也说明鬼针草的另一个特性:种子多。

小时候因为鬼针草,没少挨打。

都是因为鬼针草的这种子实在太多。

读小学时,收完稻谷,放起牛来就变得很轻松了,一大片的田里都没有庄稼,草多牛儿不会乱跑。

就可以干有意思的事了,烤地瓜和抓田鼠玩是我们那时的最爱。

那时田鼠都藏在田埂上的洞里,为了抓田鼠经常把人家的田埂挖得面目全非,经常还没到家就有人在你家投诉了,家里都拿着棍子在家侯着。

因为把牛赶回牛圈后,我们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相互帮忙把身上的鬼针草的刺拔掉。

一回家就挨棍子,有时候自己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做错了什么事。

③盲肠草如果说鬼针草的很多别名都是根据它的特性来取的,那么盲肠草就是个例外,它是根据鬼针草的功效来取的。

因为鬼针草作为一个中药一个常见运用就是盲肠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阑尾炎。

鬼针草有什么用途和作用:相对于农作物来说,鬼针草就是一种“害草”,因为鬼针草的生长速度很快,会跟同一片土地上的其它农作物抢肥料营养、阳光和水分。

所以农村里大家准备往地里下肥料时,首先要除掉的就是鬼针草。

这种庄稼地里的“害草”确是一味非常不错的中药。

我们先看看一些书籍对鬼针草的记载:《本草推陈》:“为解热解毒药,治咽喉肿痛、阑尾炎、肠炎下痢、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和食道扩张等症。

”《中国药物植物图鉴》:“治痢疾,咽喉肿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

近用治盲肠炎。

”《中药学》中关于鬼针草的描述: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主治:用于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虫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生活中常见的运用:1、各种炎症:在过去,我们这里只要跟“发炎”有关的疾病,大家都会想到鬼针草。

比如咽炎、扁桃体炎、肠炎、阑尾炎、跌打损伤发炎等等。

即便现在碰到这类问题,很多人去医院就医后,都还会自己煎点鬼针草水喝。

主要是用鬼针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

2、蚊虫叮咬、红肿疮毒:这类问题主要用鬼针草来外敷或者煮水泡。

总结:鬼针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别名非常多。

各地方关于鬼针草的运用也很多。

上面我只说了我用过的两种。

更多关于鬼针草的话题,欢迎大家一起补充。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