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老师冲突,抑郁不已,怎么办?

2022-08-10
2 阅读

感谢提问:“优生优育”的最大隐患:把孩子们养成“玻璃心”。

现代城镇应该努力完善小区级综合课后游娱,将小区绿化改造成儿童菜园、果园、游园,让孩子们近距离体验生产劳动、与隔壁邻居共享欢乐时光。

因为,孩子们的综合成长心理形成与生活体验,所谓心理治疗根本抚慰不了孩子们缺少生活实践体验的心灵。

玻璃心,形容某人综合心理素质差,心灵像玻璃一样易碎、经不起批评或承受不起挫折。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

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所有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

因此,所有自然生命为了适应生存都必须具备两种基本生理特质——进攻获取食物与防御保全自己,并且所有自然生命对生存养料的占用都天生具有“同类排异性”。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主动劳动创造已经成为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

那么,为什么说“优生优育”的最大隐患:把孩子们养成“玻璃心”呢?

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饿了采摘植物果实吃&偶尔捕食其它动物“打牙祭”、渴了找山泉水喝、困了找个山洞或者树杈睡、吃饱了就和同伴打打闹闹......人类诞生之初和其它自然生命一样,完全赖自然环境生存、出生在哪里就依靠那里的自然物质馈赠生活,并不存在谁对某部分生存养料拥有绝对支配使用权。

当然,人类在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比如感受到了饥饿却长时间找不到食物、捕食其它动物时会受伤、在山洞里或树杈上睡觉时遭遇敌害等等。

农业+畜牧业给了人类相对稳定可靠的食物补给来源、工业让人类的劳动创造更加轻便、住房给了人类安全&舒适的休息空间、医药成了守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卫士、教育成了辅助孩子们快速掌握人类综合生产技能的导游......当人类社会文明进入附带动力机械工业革命时代之后,人类代际繁育具备了“优生优育”的可能。

孕检确保胎儿综合发育状态良好、医疗辅助分娩最大限度确保母子平安、职业化教育体系辅助孩子们茁壮成长......“优生优育”之下,现代人类的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几乎不用遭遇任何成长挫折。

然而,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精神疾病呈上升态势,《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的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不用下地学着干农活、不用上山捡拾柴火、不用帮助父母放牧、不用帮家人打理家务......被“优生优育”之后,越来越多孩子成了家中的“皇太子或公主”,处于童年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们除了学习文化学识、其它事情貌似啥也不用干。

当然,随着人类聚居区域逐步向城镇集中、生活消遣越来越依赖虚拟电子文娱,孩子们的综合童年游娱也被各式各样的补习+担子游娱取代。

南瓜承压试验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南瓜试验。

为了试一试南瓜的抗压耐受力有多强,科学家在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成长时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样,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其中一个南瓜压得最多。

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几千克,当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

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同。

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锯开的:它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南瓜试验告诉我们,自然生命对自然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极强的,只要不是突如其来、超越某一时刻承载能力的压力都能被克服。

同样,人类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引导亦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切不可指望被万般呵护的孩子能一日成为“百折不挠”的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白话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阅我国5000多年不间断文明发展历史不难发掘,在历史上留有盛名的人物无一不是早年遭受重大磨砺而后奋发图强者,比如晋文公重耳、汉高祖刘邦、孛儿只斤·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等。

因为,接受社会底层生活磨砺能让个人心性变得更加柔韧、抗压弹性更强。

《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彩虹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繁花更艳、生活阅历丰富的人意志更坚......因此,“优生优育”的最大隐患:把孩子们养成“玻璃心”。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