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为什么公元前十六世纪还在用泥板和赫梯帝国通信?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前提:“以泥板石板等书写载体为主要书写载体”这一点,对于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周边文明而言,并非是赫梯,或者说是西亚的专利。
把目光转向地中海北岸,罗马此时还是蛮族部落,不作多言。
而希腊,如图,其早期文字的两种“线形文字”,尤其是迈锡尼的,同时代的线形文字b,都采用了泥板而非莎草纸。
可见在公元前16世纪,使用泥板作为主流书写载体,是东地中海地区,非埃及文明的共同点,赫梯并不独特。
——《18世纪以前欧洲文字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 作者:东北师大 孙保国先生再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埃及和赫梯通信,用的是泥板?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赫梯等西亚文化圈的国家都在用泥板。
而埃及,它若不想当国际孤儿的话,就最好入乡随俗。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为什么赫梯在公元前16世纪依然在使用泥板?
”这是多种原因导致的。
1、成本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莎草纸需要进口,而进口是要钱的。
而泥巴的成本非常低。
2、海运货物保存问题。
先打破一个国人的惯性思维:“海运很危险”这俩是随手搜到的图,可以参考一下。
很明显,我们在这方面,运气是非常的不好。
中国沿海地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云集,几乎是全世界海况最恶劣的地区。
所以国人往往形成了“古人技术不行,一定喜欢走陆路而避免走海路”的错觉。
但是地中海地区不一样,作为内海,它相对而言要风平浪静得多。
海上各种岛屿星罗棋布,既便于靠岸补给,又有利于导航。
为古文明提供了良好的航海条件。
甚至现在都21世纪了,还有小部分北非难民玩“百万澡盆偷渡地中海”,划桨去欧洲[捂脸]。
当然,这是少数,一般还是坐小渔船偷渡的。
此外,气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比起东亚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的风向要稳定得多。
即使如此,冬季出海也被希腊罗马人认为是危险的,因为此时地中海盛行西风,虽然比东亚季风稳定,但还是风浪相对较大,需要尽量避免出海。
——《古代航海季》译者:内蒙古大学 张锦钊先生如图所示,冬天没人出海,所以连海盗都收工放假啦[捂脸]。
总之,在地中海,出口贸易大多数时候是走海路的。
——出处图中已有,不多言。
公元前1400年前的埃及人已经学会了在船上铺设甲板。
但看文字描述,似乎还只知道铺设一层甲板。
这意味着货物必须被存放在底舱里,而潮湿的底舱是莎草纸保存的大敌。
没人会喜欢到手时已经碎掉的莎草纸,公元前1600年的赫梯也自然无法大量使用莎草纸。
——同图①。
希腊地区现存最早的莎草纸,是公元前700年左右的《神谱》和《工作与时日》。
而真正开始大规模使用莎草纸,得等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以后,即雅典造船技术得到长足进步后。
航海技术的进步为莎草纸的大规模进口提供了条件。
即使如此,该莎草纸记录工作的主持者也是当时统治雅典的庇西特拉图父子,可见当时的莎草纸价格依然不便宜,需要政府力量支持。
至于亚里士多德一众,那是再晚一两百年的人。
而且亚里士多德在世时还发生了亚历山大东征事件。
埃及的被征服导致了莎草纸价格的下降,最后更是沦为了罗马行省。
而由希腊的情况也可以推测出一个重要情况:公元前6世纪前的莎草纸并没有大规模出口,至少出口数量还不足以取代当地的本土书写载体。
故而公元前16世纪的赫梯没有大规模使用莎草纸,是正常的。
——同图⑥3、自身文字的问题。
众所周知,赫梯等西亚国家使用的文字,普遍是楔形文字的各路分支,也就是“钉头文”。
其笔画的开头较粗,因此书写用的木棒是三角头的。
书写时将笔头先插入泥板里面,再勾勒笔画。
泥板咱可以把笔头捅进去,捏泥巴时捏厚实点就成。
莎草纸?
显然不行,一捅就破了。
说起来,这么想的话,泥板书还可以节省墨水成本?
而希腊文没有“钉头”,笔画从头到尾差不多粗细,所以和埃及人一样用芦苇笔(羽毛笔的爸爸,钢笔的爷爷)也没关系。
也就不存在钉头文“力透纸背”的问题。
4,外交关系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西亚的文明史不比埃及短,二者在历史上积怨已久,比如著名的卡迭石战役。
战后签订的合约至今刻在埃及的卡纳克神庙墙上。
两国关系不稳定,这总不能打仗了就不写字了吧?
加上西亚长期使用泥板的历史传统,不淘汰泥板并非不可理解。
而希腊在古典时代前,在地中海的地位其实并不高,只是文明世界的边缘地带而已。
——罗塞塔石碑,亚历山大征服埃及的间接产物。
埃及和希腊长期没多大历史恩怨,两者第一次爆发大规模战争,是亚历山大东征。
埃及又好巧不巧输了,希腊自然不担心战败国会封锁莎草纸。
在之后的罗马时代,莎草纸问题就是同一个国家内部的内政问题了。
而西亚?
罗马和他们的关系反反复复,等到七世纪拜占庭(东罗马)失去埃及时,羊皮纸技术已经成熟,坚固耐用的羊皮纸对莎草纸具有很强竞争力。
——《中国造纸术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播节点、路径及逻辑探源》 北京师大 万安伦先生 王剑飞先生 杜建君先生著而紧随其后,我国造纸术的传入又对莎草纸对西亚的渗透形成了降维打击。
天朝造纸术的优越性,想必无需我赘言。
总之,赫梯等西亚文明没有普及莎草纸,是一个很复杂的,由多样原因共同导致的现象。
具体缘由恐怕还有很多,我水平不够,就不过多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