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前世今生演变

2023-11-22
78 阅读

1.商周及以前:主要依靠结绳记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一直到商周时期。

2.春秋至秦:采用的是竹片和木片(即简牍)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

3.西汉时期:开始了纸的制作。1957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东郊灞桥附近的一座西汉墓中,发掘出了一批称之为"灞桥纸"的实物,其制作年代当不晚于西汉武帝时代。

4.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质地细腻的”蔡侯纸“。至献帝时,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作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纸张质量。他造的纸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纸质尤佳,世称"左伯纸",其中尤以五色花笺纸,高级书信纸为上。 

5.魏晋时期: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纸面有明显的纹路,其纸紧薄而匀细。

6.隋唐时期:由于发明了雕版刷术,大大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造纸区域进一步扩大,名纸迭出,如益州的黄白麻纸,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纸,均州的大模纸,蒲州的薄白纸,宣州的宣纸,硬黄纸,韶州的竹笺,临川的滑薄纸。唐代各地多以瑞香皮,栈香皮,楮皮,桑皮,藤皮,木芙蓉皮,青檀皮等韧皮纤维作为造纸原料,这种纸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

五代至宋:五代制纸业仍继续向前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此纸"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坚韧胜蜀笺,明快比剡楮"。

7.元朝时期:元代造纸业凋零,只在江南还勉强保持昔日的景象。

8.明清时期:明代,造纸业才又兴旺发达起来,主要名品是宣纸,竹纸,宣德纸,松江潭笺。清代宣纸制造工艺进一步改进,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纸。各地造纸大都就地取材,使用各种原料,制造的纸张名目繁多,在纸的加工技术方面,如施胶,加矾,染色,涂蜡,砑光,洒金,印花等工艺,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 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笺,如描金银图案粉蜡笺,描金云龙考蜡笺,五彩描绘砑光蜡笺,印花图绘染色花笺,三色纸上采用粉彩加蜡砑光,再用泥金或泥银画出各种图案。笺纸的制作在清代已达到精美绝伦的程度。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人类早期运用的档案载体,都存在着各种缺点,只有纸这种书写工具,才为人类广泛接受而沿用至今。纸的发明给我国乃至世界带来了许多种大影响,其中就包括对档案事业的影响。


春秋时期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经过砑光,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纸张是在文字出现后才出现的。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需要依靠结绳的办法记事,后来有了文字,他们就在石头、树干、甲骨等硬质东西上写写画画,甲骨也成为当时被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紧接着,简牍(竹片和木片)、缣帛成为比甲骨更好的书写材料。不过,由于缣帛太昂贵,竹木太笨重,纸就应用而生了。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纸的发明虽然很早,但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政府文书仍是用简牍、缣帛书写的。汉代时期,由于造纸方法作了改进,纸张的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当时蔡伦造纸的原料非常广泛,渔网破布都可以用来造纸。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开始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原料也变得多样化。隋唐时期,宣纸诞生,具有地域特色的纸张品类在此后变得越来越丰富。至今,纸张都是应用最广的极佳书写材料。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时期出现霸桥纸,但很粗糙,公元105年宦官蔡伦用麻绳、破布、滥渔网作材料制造出"蔡侯纸",隋唐时期出现以竹子为原料的宣纸,明清时期造纸业兴旺,今天用纸基本都有,现今已出现"石头纸"。


纸是蔡伦发明的。 最早的纸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了纸,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 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明。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