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之后中国发生了什么运动)
巴黎和会之后中国发生了什么运动
巴黎和会后的运动是什么
? ? ? ? 巴黎和会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 ? ? ? 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等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 ? ? ?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学生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上有关山东问题的决议,敦促当时的北洋政府不可签约,要求惩处相关官员。事情的缘由是,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本期望“公理战胜强权”,能收回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参会各国决定把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民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积蓄的民族情绪爆发,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上街游行,并发展到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
一战结束后中国是否参加巴黎和会
一战结束后,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一九一四年,帝国主义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英法俄协约国集团和德奥意集团同盟国集团,进行了四年厮杀,中国北洋军阀在一九一七年随协约国参战,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宣告结束。
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名义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是美英法操纵会议,在会议上,不顾中国人民的利益,把战前德国的势力范围,转给日本。从而引起了了中国人民反抗,引发了中国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
巴黎和会最终结果
签订凡尔赛合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也未签凡尔赛条约。
1991年巴黎和会谁去谈判的
巴黎和会上代表中国谈判的是顾维钧。
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北洋政府第十三位国家元首。
顾维钧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一战后,他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主权归属问题据理力争,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顾维钧还为废除不平等条约采取了“联美制日”的策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他晚年撰写的《顾维钧回忆录》为外交研究提供了原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