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宋代蹴鞠运动有哪几种踢法
宋朝蹴鞠球,有两种玩法:
一种是“白打”,不设球门,两个球队分别派出同样数目的球员(从一人到十人均可),在场中轮流表演,以头、肩、背、膝、脚等身体部位顶球(绝对不允许用手),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而球不落地。由裁判分别打分,以技高一筹者胜。显然,“白打”强调的是技巧性与观赏性,有点类似于花样足球。
另一种玩法是“筑球”,更强调对抗性。球场中间会竖起一个大球门,高约三丈,宽约一丈,以彩带结网,只留出一个尺许见方的网眼,叫作“风流眼”。比赛双方分别派出十二人(或者十六人),分着不同颜色的球衣(如北宋的“皇家足球队”,左军着红锦袄,右军着青锦衣),立于球门两边,组成“左右军”对垒。左军与右军均设“球头”“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角色,就如现代足球比赛中也有前锋、前幺、后幺、后卫、守门员等分工。每个球员按照自己的角色,站立于不同的位置,承担不同的任务。每场比赛还设有“都部署校正”“社司”,即正副裁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