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尾巴发黄

2023-04-29
214 阅读

1

孔雀鱼尾巴的上色期

小孔雀鱼在1-1.5个月的月龄就开始第一次发色,孔雀鱼会由上到下先上一遍颜色,或者由两边向中间慢慢上色。

这一次上色结束后,会按照原路径再进行一次上色。

如果是纯色孔雀鱼,两遍上色的颜色相同,如果是混合颜色基因的孔雀鱼,第一遍上的是隐形基因的颜色,第二遍上的是显性基因的颜色,而且第二遍上色的颜色会更漂亮。

所以,在小鱼1-1.5月龄时,鱼友要注意给小鱼补充天然色素,帮助小鱼发色更好!

过了这2次发色,孔雀鱼全身颜色基本稳定,之后就不会进行上色这件事。

2

为什么孔雀鱼尾巴会褪色?

这里说的褪色有两种!

第一种:尾巴边缘自然长出的部分无色透明

很多鱼友喜欢孔雀鱼的大尾巴,而漂亮的尾巴买回家以后,孔雀鱼慢慢的适应环境,养差不多1-2个月,孔雀鱼的尾巴边缘开始出现“无色”的现象。

这和这批鱼的喂养有关系,在孔雀鱼到鱼友手里之前,它们经历了两次发色,并且被喂了色素,所以尾巴漂亮,但是同时还会喂了一些催熟催长的药物,导致这种上色是消耗孔雀鱼颜色能力的,所以卖完它,它上不上色就不需要考虑了。

鱼友可以适当补充增色饲料,或者养绿水,但是如果是比较老的孔雀鱼,它的上色能力会差很多。

第二种:被咬掉尾巴重新长出“无色”

尾巴上有细菌,通过孔雀鱼群体自救,其他鱼帮它咬掉有细菌部位的尾巴,之后孔雀鱼自然生长,但是这部分缺损只长了尾巴,没长颜色。

这种情况可能与尾巴的修复情况有关,如果缺损部位继续生病,那么颜色是上不了的。

所以对于这种孔雀鱼,建议鱼友给它们泡下盐水,刺激它们自我恢复。

3

跑红是什么情况?

很多象牙白孔雀鱼,它们的尾巴一开始很白,但是养着养着,会出现部分红色的现象。

这是由于鱼缸里其他鱼的颜色基因片段影响导致的,白色是最容易被颜色影响的基因,所以为了不跑红,鱼友可以单独饲养白色孔雀鱼。

孔雀鱼的颜色基因强弱:红>蓝(绿,黑)>黄>粉>白>超白,最好不要越太多级别混养,相邻两种颜色基因混养可能出现颜色变化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吃食一切正常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

以我的经验有三个可能性:一是鱼受到了惊吓;二是换水或者外界影响,产生的应激反应;三是雄鱼过多,总是追她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