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三大阶级的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是由财产权、官职权以及政治权所决定的。首先,社会财产的划分会将人群划分为拥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两类,其中拥有财产者可以细分为富人,中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
其次,官职权的划分将人群划分为有官职者和无官职者,其中有官职者可以细分为大官、中官和小官;
第三,政治权的划分将人群划分为有政治权力的人和无政治权力的人,其中有政治权力的人可以细分为上层阶级、中间阶级和下层阶级。
社会分为三个阶级,第一个阶级叫生产阶级,包括农民和从事农业的工人,第二个阶级叫占有阶级包括那些靠地租或靠耕作者除去他们必需费用以后的净剩余产品而生活的人,第三阶级叫不生产阶级,包括工业家,商人及家庭仆役等。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力有了价值,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经过社会分工以及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的产品交换,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恩格斯说:“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分工,指的是旧式分工或自发分工,即具有固定专业划分的分工。为什么说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呢?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交换,就会加剧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屯从而促进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把社会成员一分为二,即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其次,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由于这种分工,出现了只消费不生产、只享受不劳动的人。这些脱离生产劳动的人,专门从事生产的管理以及政务、司法等活动,成为剥削阶级的组成部分。
2、阶级的实质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即不同的集团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同时阶级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引起的,但阶级一旦产生出来,就要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派生出各个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所以阶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集团,而且是一个社会集团或社会组织。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意识形态这几个方面总和起来构成这个阶级的全部特征,阶级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