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都是哪些门

2024-06-02
23 阅读

北京七城门?

北京历代共有城门32个,分别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龙脉口四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大清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扩展资料: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四扇门是为城里的文武百官进出宫廷用的。

1、天安门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此楼于公元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天安门”。

2、地安门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重修。

3、东安门

位于今南、北河沿大街东侧,与东华门大街交汇处。东皇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墙外,宣德七年(1432年)东移,将玉河包入墙内。墙为南北走向,正对紫禁城东华门设东安门,为七间三门黄琉璃单檐歇山顶。

门内(西)为跨玉河之石拱桥,因官员们上朝陛见,皆由东安门进宫,所以俗称此桥为望恩桥或皇恩桥。桥西原为永乐时之东安门,宣德时改为三座门式,通称东安里门。望恩桥上砌有障墙,将两门连为一体。

东安门在1912年袁世凯为抵制南下就任总统,操纵北洋军兵变时烧毁,1926-1927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拆皇城墙变卖,东安里门同时被拆。据记载,桥上原有一座真武庙,拆墙后迁建于桥之西北。东皇城拆除后,玉河也陆续填平成为道路,即南、北河沿大街,大街与皇城墙间陆续建满房屋,形成一个街区,其东即为东黄城根街。

4、西安门

北京西安门。位于西城区中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无城台,门基为青白石,红墙;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正中明间及左、右次间为门,各有红漆金钉门扇1对;左、右稍间及末间作值班房。民国时拆除两侧城墙。

1950年毁于火,有楠木模型存世。原城门周围有北京水准原点旧址、西什库教堂、礼王府等文物古迹。

里九外七的典故?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内城有九个城门,七座外城城门,皇城内的四个门。这句话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叫“九门八典一口钟”,这句话主要讲的是明清时期北京城报时所用的工具和形式。

“内九”指的是内城的九座城门,这九座城门分别是东为东直门、朝阳门,西为西直门、阜成门,南为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北为德胜门、安定门。

我想知道北京城的“四门三街五牌楼,九城八点一口钟”具体是指什么?

内九外七皇城四 九门八点一口钟 四门三桥五牌楼 苦海幽州哪吒城 四门三街五牌楼(四门三桥五牌楼): 正阳门,其箭楼、瓮城两侧的闸门楼加上城门楼是“四门”;其他城门护城河上的桥只有一座,只有正阳门是三座桥,所以是“三桥”,五牌楼不必解释了吧,因为这个牌楼,位于中轴线上,五开间,比其他的牌楼开间要多。

九城八点一口钟(九门八点一口钟): 按老规矩,内九城门,本都应悬挂一个报钟点的“点”,当听到城中心钟鼓楼“定更”(一更)和“亮更”(五更)的钟声时,各城门就打点关闭或开启城门。可怎么“九门八点”呢?, 原来崇文门挂着一口“城钟”,怎么回事呢?相传,京城东南方不安宁,奉永乐皇帝旨意铸了一口遍身佛经的永乐大钟,把京城东南侧崇文门的点摘了下来,换上了这口“城钟”。

城楼有几种?

老北京“四九城”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 皇城四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内九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外七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城楼和箭楼区别 老北京“四九城”的36个城楼、箭楼还剩几个

老北京的“内九外七皇城四”共有20座城门楼、16座箭楼(除四个皇城只有城门楼外,其余内九外七16座城门除有城楼,都有箭楼和瓮城)。城楼、箭楼共计36座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