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跛行
2025-09-22
30 阅读
间歇性跛行是一种常见的下肢运动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或无力,迫使患者暂时停止行走,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这种症状通常与下肢血管疾病有关,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当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下肢肌肉供血不足时,就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此外,脊柱疾病、神经病变等也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诊断间歇性跛行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管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具体取决于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