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

2025-09-25
28 阅读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为直立性低血压,是指在人体从卧位或坐位迅速站立时,血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血管扩张,当人体站立时,血液会因重力作用而流向下肢,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血管扩张以增加血流量,但若血管扩张过度,血压就会下降;其次,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失衡,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血管的收缩与扩张,当其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再者,血容量不足,如脱水、失血等情况,也会导致血压下降;最后,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等,也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