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改革在继续,对陈梦这些老将有何影响?

2022-08-10
4 阅读

随着一系列国际比赛的结束,球迷对目前国乒交出的成绩单是相当不满意。

现在球迷的矛头直指刘国梁,认为刘国梁只重用曾经罢赛的选手跟教练,对那些非核心圈的教练、选手予以排斥是不正确的。

像陈幸同这样的实力派选手,国际排名竟然不如蒯曼高,让很多球迷感觉到不可思议。

在球迷看来,如今的国乒在排斥有实力的选手跟教练。

特别是男队教练刘国正的离开,让很多球迷将矛头直指刘国梁。

实际上刘国正也并没有展现出多高的执教水平,只是球迷都比较的感性,看到刘国正比较老实就认为受欺负了。

实际上目前的刘国梁确实对国乒在进行改革,当然会触动一些选手跟教练。

改革是改掉不好的习惯,最终的目的是增强战斗力。

如果改革之后战斗力下滑,那说明是失败的改革。

其实球迷并不反对国乒改革,但是成绩出现大的起伏,球迷肯定是不答应的。

目前国乒男队连续两次赛事都没有取得冠军,球迷当然比较窝火。

什么时候国乒会出现过这种情况呢?

其实现在的刘国梁也比较的迷茫,因为现在的男队换上的教练都是刘国梁认可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出现在教练的位置上。

现在国乒老资格的教练不多了,都集中在女队。

女队的马琳被球迷称作是未来女队的主教练,现在就等着接班了。

真正老资格的就是肖战跟李隼两个教练,这两个教练都五十多岁了,确实快到了退休的年龄。

以后女队就是年轻教练为主,现在的男队已经没有所谓的老资格教练。

秦志戬作为女队主教练也才40出头,正是执教的黄金年龄。

以前的时候有肖战在男队,跟秦志戬形成了竞争。

所以将肖战在里约奥运会之后调入了女队,这也成为了男队青黄不接的开始,因为缺少的竞争。

要是肖战继续留在男乒还会培养一些好苗子,到了女队培养的王曼昱就是证明。

一些球迷批评肖战只会单独培养,实际上是不恰当的。

男队的马龙、樊振东不都是单独培养吗?

培养一个大满贯选手,就足以保证国乒十年之内的竞争力。

事实证明这种单独培养模式是正确的,培养太多杂而不精,现在男队缺选手吗?

但是缺少顶尖选手。

最近球迷看到男队青黄不接连续丢冠,出现了让肖战回归男队的声音。

球迷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在关键时刻知道哪一个教练最靠谱。

面对现在男乒的竞争力下滑问题,刘国梁短时间内也找不出应对之策。

曾经的国乒教练团队可以说人才众多,可现在的教练团队比起选手来说更加青黄不接。

在教练的培养当中也找不出太优秀的年轻教练,没有优秀的教练,又如何训练出优秀的选手?

男乒竞争力下滑的问题早就出现了,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

刘国梁跟教练组给出的最终应对之策,就是保持现状。

为什么没有实力突出的年轻选手冒出?

看一下国际赛场出现的勒布伦兄弟、莫雷高德、张本美和,都是十几岁或者二十出头就在国际赛场闪耀。

但是在这个年龄段的国乒选手确实没有外协选手出彩,比赛的稳定性普遍不高。

如果在20岁左右不能打出来,以后想要成名太难了。

看一下马龙、张继科的成才之路,就应该清楚目前为什么说国乒选手青黄不接了?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恶龙。

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将回以凝视。

刘国梁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如今已经成为国乒的第一人。

可是当刘国梁掌握国乒一切的时候,忽然发现以前采取的方式用到现在已经不起作用了。

正是由于这种思维的存在,使得刘国梁在2018年底重回国乒之后,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练调整。

先是丁宁的主管教练陈彬、樊振东曾经的恩师吴敬平离开了国乒,这两个确实是老教练了,都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王皓、陈玘、马琳这些退役四五年的教练登上了国乒大舞台,而且他们一开始就直接成为主力选手的教练,可以说起点都非常高。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是正常的。

但是教练更新换代也要尊重客观规律,选出来的教练也是要经过竞争,而不是以指定的方式。

按照刘国梁的设想,一切都是在稳步推进当中。

可目前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包括女队都已经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

陈梦这些老将现在已经感受到了日乒与韩乒00后选手的威胁,东京奥运会混双决赛伊藤美诚击败刘诗雯夺冠就是证明。

不少球迷感觉陈梦师从黄海诚的时候,正反手技术变得均衡了。

可是自从成为马琳的弟子之后,在技术方面没有提升,面对新生代选手竞争力现下滑。

曾经陈梦面对王曼昱成绩是碾压的,可现在正好反了过来。

所以不管是对陈梦还是对刘国梁,挑战已经来了。

既然选择了改革,肯定要坚持下去,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坚持不一定能够胜利,但是不坚持是看不到胜利的。

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最纯粹的乒乓球思考。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