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为什么具备这么大的感染力?
2022-10-10
16 阅读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前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段话取于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项脊轩”按文中描述,就是归家旧有庭院的南阁子。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一1571年2月7日),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宣化里人,明朝中期著名的散文家。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归有光青年时代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实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思念。
对于妻子的追念,作者放于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用情也最为真切,表述也最为动人。
余即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前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文中用简洁的语言,追忆了作者与妻子在“项脊轩”中,举案齐眉,谈史论今,妻子向丈夫学读经书的往事,以及妻子在众小妹前以“项脊轩”为傲的趣事。
其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前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也。
”更是把全文推向了高潮。
这句话的意思是,“项脊轩”前有棵枇杷树,是“我”的妻子生前亲手栽植也,现今已长得高大挺立,其枝叶繁茂如伞盖一般了。
些段话寄情于物,睹物思人,看似在写枇杷树,其实是在写作者对美丽善良的妻子的思念,而且这思念就如这高大挺拨、枝叶繁茂的枇杷树,随着岁月的增长,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深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