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是谁的后代?

2022-10-26
136 阅读

努尔哈赤的女真族人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生活在东北地区,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时期,那时被称为“肃慎”:“虞舜25年,肃慎献弓矣”。

没有铁器便使用弓箭,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便将弓箭的特长用在打猎谋生上。

肃慎的后裔在汉唐时期又有了不同的名称,到了宋朝以后又称之为女真。

在辽金元三代“女真”被写成“女直”,是为了避讳辽兴宗“宗真”的名字。

但到了清朝清朝人事忌讳说自己的是女真人,但是不忌讳说自己是“肃慎”的后裔,提到“肃慎”说明自己的祖先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时期。

而若是提“女真”的话,则是承认自己曾是辽代的藩属国。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女真族被分成三部分: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祖先是出自建州女真,所以对努尔哈赤以及他的后裔来说,建州女真才是正系。

努尔哈赤的直系祖先追溯到元朝的话是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在元末世袭万户的官职,可见爱新觉罗家族曾经显赫过。

猛哥帖木儿骁勇善战而且有威望,忠于大明;1403年十一月,建州卫大首领阿哈出前往京城拜见永乐大帝,猛哥帖木儿已经在镜城一带住了20多年的时间,率领部众抵抗北方窝集部人南下,还要抗击海上敌人的侵扰,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此时的他已经团结了女真各部,威望非常高。

阿哈出见到永乐大帝朱棣以后向朱棣推荐猛哥帖木儿,朱棣很是重视,希望猛哥帖木儿能尽早入京接受封赏。

14014年正月,朱棣便迫不及待派出使臣邀请猛哥帖木儿入京,2个月以后又派出都司率领兵马带着马匹等,前去赏赐猛哥帖木儿,猛哥帖木儿向朝廷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并决定前往京城朝贡。

朱棣得知猛哥帖木儿的态度很是高兴,赏赐猛哥帖木儿官职,允许其继续管理自己的部众,还可以向以前一样打猎生活,并且其下属的头领都可以来京城接受封赏,若是不能来京城的,可以由猛哥帖木儿写下名字,朝廷一并封赏。

从朱棣那里看,猛哥帖木儿不管是对大明还是女真各部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年九月,猛哥帖木儿南下前去南京城,朱棣将其册封为建州卫都指挥使,阿哈出长子释迦奴被封为指挥使,自此猛哥帖木儿便开始以建州卫指挥使的身份开始与阿哈出一起管理建州的事务,自此,努尔哈赤六世祖正式成为大明朝的边臣。

猛哥帖木儿的家族是个大家族,他的父亲是个万户,猛哥帖木儿掌事的事情,他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又生了两个同母弟,一个异母弟包奇,再加上异母弟包奇原妻的儿子们,组成一个很大的部落。

因为家族势力比较大,归属的部众多,再加上猛哥帖木儿有威望地位,势力越来越大;1412年猛哥帖木儿与阿哈出分成,自称一卫,也就是建州左卫,阿哈出掌管建州卫,建州便有了两卫;猛哥帖木儿便以本部落的成员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分成左中右三军,猛哥帖木儿亲自率领中军,他的长子权豆统领右军,凡察统率左军。

猛哥帖木儿凭着这三路军为大明王朝戍守边关,1422年猛哥帖木儿还曾率领自己的部众侍奉皇上;1年后辽东女真千户杨木答兀掠走了一千多户,跟着猛哥帖木儿的母亲等五百多户,迁移到了阿木河一带居住,宣德皇帝得知后很是生气,猛哥帖木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432年猛哥帖木儿、凡察等人按照朝廷命令,送还杨木答兀掠走的一千三百多人,宣德帝将猛哥帖木儿擢升为右都督。

努尔哈赤的五世祖董山是大功也有大过的人物,他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一生虽短暂但是轰轰烈烈。

从此以后建州封为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以及建州中卫三卫,在1433年的时候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而等核心部落遭到了杨木答兀以及七姓女真人的杀害还有毁灭,部众一下子分崩离析。

猛哥帖木儿的嫡系诸子们被杀,剩余的部众也没有人统领,内部开始出现纷争;有一些人拥护猛哥帖木儿的弟弟凡察,,还有一些人拥护猛哥帖木儿长子权豆的养子老胡赤;没多久凡察前往京城汇报哥哥被杀的情况,明廷念凡察有功,将其封为都督签事,统领建州左卫部众。

但是不久以后猛哥帖木儿的幼子董山以及权豆的妻子,在毛怜卫指挥哈儿秃等人的斡旋下,从掠夺的部落那里赎了出来。

董山回来以后,跟自己的叔叔凡察一起前往佟佳江一带居住,虽然董山仅仅20岁,但是有很多的部众支持他,所以跟自己的叔叔凡察明争暗斗争夺袭位。

董山没回来之前,猛哥帖木儿的嫡系拥护老胡赤,而董山回来以后,争袭的斗争又掀起了新的高潮。

大部分部落成员倾向于董山,只有很少的人拥护凡察。

但是朝廷倾向于凡察,想让凡察掌管卫事,董山则是任副职,如此以来,叔侄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彼此视为仇敌,朝廷没办法便派出辽东总兵曹义接到朝廷圣旨以后,查询一番左卫部落大部分倾向于董山,所以朝廷下旨,增设建州右卫,董山为都督同知,独自展馆左卫,凡察也为都督同知,掌管右卫。

如此以来,建州便出现了所谓的“建州三卫”。

1437年董山回卫以后,向明廷汇报自己的父亲、兄长被害的经历,并且提出搬迁至辽东一带居住董山宝迁到苏子河三卫以后,官至右都督,势力大振。

因建州卫指挥使李满年迈,所以董山开始兼管三卫,有想要统一建州女真的势头。

但是明廷并不希望董山统一建州女真,让彼此掣肘。

因明辽东太监总比昂管等对女真各部安抚效果不好,滥杀无辜,激起了各女真部首领的不满,并开始报复。

而明廷则派兵攻杀女真各部,建州女真迁到辽东的半个世纪,先后经历了三次袭创,1467年董山战死。

董山有三个儿子:长子妥罗,次子妥义谟以及三子锡宝齐篇古。

董山帝后长子妥罗继任建州左卫指挥使,因妥罗软弱无能,建州女真仍旧处于分裂的状态。

1506年妥罗去世,他的儿子妥原保承袭父职,仍旧与明廷保持密切的关系,并且向明廷朝贡。

关于董山三子锡宝齐篇古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有一个儿子叫福满。

而福满则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父,后来大清建立以后,被封为兴祖直皇帝。

福满有六个儿子:第四子是觉昌安,居住在赫图阿拉城。

觉昌安与自己的兄弟六人分别居住在六座城市。

福满子孙一共二十八人,是建州女真的一个大宗族,福满的六子,后来被称为宁古塔贝勒,宁古塔的意思是“六”,贝勒就是“大人”的意思,是女真贵族的称号。

努尔哈赤的祖父就是福满的第四子觉昌安,大清建立以后被封为景祖翼皇帝。

觉昌安是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落的一个小部落首领,但是觉昌安这个人有才智,在族中很有威望,与明辽总兵官李成梁的关系很是密切。

觉昌安则利用家族的优势,慢慢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慢慢地觉昌安宗族势力不断扩大,威望极高。

觉昌安生有五子:第四子塔克世则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后来被尊称为显祖宣皇帝。

努尔哈赤的先祖,从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到父亲塔克世,经历二百多年的历史,几经周折,定居赫图阿拉。

赫图阿拉城的位置确实要比黑龙江女真以及海西女真的位置更为优越。

与抚顺相邻,更加接近汉人聚居的地方,方便跟汉族互市通商,有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

努尔哈赤出身于左卫指挥使世家,凭借机遇,再加上巧妙地利用策略,个人魅力,慢慢地统一建州女真,后来统一整个女真族。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