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要封禁长白山200多年?这其中隐藏了什么秘密?

2022-08-11
13 阅读

《山海经》中记载着“不咸山”的字眼,这就是如今长白山的前身,根据记载在金朝的时候朝廷才将这座山正式更名为长白山。

长白山只在金朝和清朝两个朝代时被尊奉为神圣之地,而这两个朝代更愿意称之为是“龙兴之地”。

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续朱家统治,不惜一切代价下令刘伯温斩断天下龙脉。

民间说法:刘伯温奉旨斩天下龙脉,在已经斩断九十九条龙脉之后,眼瞅着只剩下最后一条龙脉就要大功告成之际,他却面对着长白山迟迟没有动手。

而长白山地区的这条龙脉,其实正是清朝口中的龙兴之地,因为之后进入山海关的满人,正是起源于长白山一带。

长白山身上一直以来也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像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天池水怪”、“长白山蛟龙”、“千年老参”和“野人之谜”等传闻,均和长白山有关。

从封建皇权的角度上来看,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要封禁长白山,就是因为长白山是龙脉所在地,当初圣祖努尔哈赤率军建国就是从这里发家的。

而百年前的金朝女真人也是在此发迹起来的。

清朝建立之初,为了避免汉族或其他民族侵占这里,破坏龙兴之地的风水,所以他们才将这里封禁起来,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龙脉所在地。

除此之外,清朝封禁长白山也是为了给八旗子弟们留一条可以退守的后路。

乾隆曾在即位后就鼓励八旗子弟们“京旗还屯”,希望待在关内的部分八旗子弟可以回到长白山地区开垦边地,乾隆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不让满人忘掉根本,另一方面也是想经营好大本营,免得到时清朝覆灭之际,爱新觉罗家族难有退守之地。

最后一点,康熙二十年之后曾连续爆发了两次雅克萨之战。

基于此种状况,康熙二十三年的时候曾再次严令封锁长白山。

名义上是为了防止边境流民进入偷盗自然资源,比如千年老参、百年鹿茸等名贵药材,实则是惧怕汉人通过长白山勾结盘踞在北方边境的沙俄军队。

到了晚清时,当时人口已逾三亿多,再加上对沙俄一直以来都对东北虎视眈眈,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两种局势,朝廷打开长白山封禁的大门,让关内的一些汉人壮丁和犯有罪行的八旗子弟们迁往那里。

这样既可以缓解人口膨胀和地区人口不平衡的局面,又可以借此移民机会来防备沙俄分子。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