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如果美国不参战,单凭英、苏等国,可以打败德军吗?
二战期间如果美国不参战,单凭英、苏等国,可以打败德军吗?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美国参与欧洲战场的时间比较晚,1944年6月6日展开诺曼底登陆作战时,苏军已经展开了第五次大反攻战役,基本上将德军赶出了苏联国境,正在向西欧挺进。
一方面,美国参战,有其重大贡献一面,但主要的是加速了二战结束的进程。
凭心而论,二战爆发之前或者之初,美国或多或少都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了战争之中,只是他左右通吃,既对同盟国提供了帮助,也与轴心国藕断丝连,这时候他主要受中立法案影响,只要对美国有利,不管对方谁对谁非。
但是,1941年12月7日的日军偷袭珍珠港一事,却帮美国实现了参与二战的梦想,由于一战时美国就想参与欧洲事务,被英法挡在了欧洲大门之外,所以这次日军的偷袭行为,却意外地帮罗斯福总统突破了中立法案的约束,美国也因此搞了个先欧后亚的策略,就是美国参与二战也是先帮英苏解决欧洲危机打败德国,然后再在亚太地区打败日本。
从这个层面讲,美国加入二战其目的性很明确,与同盟国一起打败轴心国不假,但美国借此树立威信并打进欧洲也是早就渴望已久的。
所以,我们对美国的参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不可示人的一面,要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没有美国,英苏能不能打败德国?
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德意和罗马尼亚等仆从国军队能不能战胜英苏两线作战。
按照二战时间轴来看,英苏虽然打败德国有些费劲,但最终结果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德国在大量消耗对手战争资源的同时,自身的闪击战也被持久战和消耗战拖进了泥潭。
而从美国支援欧洲战场的作用来看,战争打响以后,美国确实以各种形式帮助英苏解决了后勤运输以及武器装备方面的一些急需难题,但美国的援助能否成为改变战场命运的重要砝码呢?
这个并不确定。
从作战历程看,英军在敦刻尔克的大撤退,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大转折,这些都为德军扩张失败埋下了伏笔,所以,不管美国提供了多少援助,只要英苏合力抵抗,德国是无法同时赢得东西两条战线的胜利。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德国的闪击战主要是赢在快速机动和时间跨度上,但遭遇苏联和英国的强硬反击,其闪击战必然遭到持久战和消耗战的拖累,事实也是如此,即使没有美国的参战,英苏打败德国仍然是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