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潘多拉效应有哪些?
你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下水道口里,你的手伸不进去,周围又没有木棍可以挑上来。
这时你看到旁边有几个小孩子在玩耍,于是便走近他们,跟他们说:“叔叔藏了一把精美的钥匙放在下水道口里,你们千万不要去拿上来噢”!小孩们互相看着对方,笑了笑,连忙点了点头。
说完你就跑到附近观察着他们。
果然小孩子们看到你离开后,都迫不及待地围住下水道口,看到你钥匙的位置后,一位手臂细小的孩子直接把钥匙拿了出来。
你这个时候就出现,把钥匙拿过来对孩子们说了一声谢谢,就回家了,孩子们这才知道你的用意。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潘多拉效应。
这天你的小儿子感冒了,你特意给他冲好了感冒药,可他说什么就是不肯喝。
你突然想起了运用潘多拉效应。
于是便把感冒药放进小儿子平时最喜欢吃的饮料瓶里,当着小儿子的面,把饮料瓶藏在了小儿子可以拿到的地方。
转过头对小儿子说,不喝感冒药就不能喝饮料。
做完这一切,你就假装回房间了。
然后你从门缝里观察儿子,你发现他偷偷地拿到了饮料瓶,插上了吸管,大口大口地喝起来,不一会饮料瓶就见底了。
至今小儿子都不知道他喝的是感冒药。
这就是潘多拉效应。
你在公司有一个好朋友,这天你跟他说了一个儿时的糗事,他听后也笑了。
你把他当成最好的朋友兼同事。
所以你说完这件事情后,你告诫他,千万不要把这件事情传出去哦,太不好意思了。
他拍了拍胸脯,答应了你。
然而过了好几天,你在厕所里就听闻其他同事开始议论起你小时候的那件糗事,你吓了一跳,你明明没有告诉过他们,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过了很久你才反应过来,应该是你那位最好的朋友跟其他人说的。
毕竟他是你的好朋友,他也有自己的好朋友。
从那以后,你就再也没有把一些秘密告诉过其他朋友了。
毕竟很多人都逃不过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的定义:潘多拉效应,也叫潘朵拉效应,只是一个字面译音的不同,是心理学上一个常见的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遇到。
主要表现是俞禁俞为,利用了人们的叛逆,好奇的心理。
合理运用潘多拉效应,往往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