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人嫁人后,最好不要和娘家兄弟争财产”你怎么看?
笔者观点:女人嫁人后,如果娘家兄弟提前说好不让姐妹们赡养父母,女人就没有理由和娘家兄弟争家产;如果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要求姐妹们共同赡养父母,财产应该和姐妹们共同拥有。
赡养父母是子女们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付出,财产共享,公平合理。
网图侵删姚老太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在身边工作定居,女儿嫁在市里。
儿女们成家立业后,姚老太和老伴也到了退休年龄,除了帮助带孙辈,老两口的生活也算安定。
虽然退休工资不高,但习惯节俭的老两口仍然还有结余。
老伴病世后,姚老太一个人生活略显孤单,子女们商量姚老太的安置问题:大儿子提议老母亲轮流居住,每个月拿出母亲一半的工资当作生活费,其余的存起来用于母亲治病的资金,母亲百年之后,财产平分。
大儿子的提议得到了小儿子和女儿的赞同!只是女儿表示自己有点远,照顾母亲不方便,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和想法:没有条件轮流照顾,不过无论母亲在哪个哥哥家,峰年过节都会看望母亲,将来不参与分割母亲的财产。
女儿的决定得到了两个哥哥的认同。
从此以后姚老太在两个儿子家轮流居住,每个月拿出2000元给儿媳妇当生活费,儿媳妇把她照顾得妥妥贴贴。
姚老太不但身体好,八十多岁不但身体好,偶尔还能打一圈麻将,而且心态也好。
每个月儿子都会给她取出500元零花钱,自己不需要什么,而是把这些钱让儿媳妇买零食,或者让儿子买烟抽,儿子儿媳都很配合,这让姚老太很有成就感。
后来姚老太的老房子拆迁,需要添一部分钱可以换个一楼的房子。
儿子们商量后,不使用姚老太的存款,毕竟年事已高,说不定哪天身体出故障医疗费就是个大数目。
然后两个儿子筹钱置换好房子,简单装修后出租出去,租金放在姚老太的存款里。
这些年姚老太在儿子媳妇的照顾下,90岁高龄依然硬朗,惹得多少老人羡慕呢!张老汉张学军到死也没有等来女儿梦云的看望,不是女儿不孝,而是另有隐情。
年轻的时候,张老汉的媳妇突发脑溢血不治而亡,只有27岁。
正值人生盛年的张学军哪里禁得住寂寞,把4岁的女儿送到乡下母亲那里,不到两年就有了新媳妇。
为了给他们即将出生的儿子腾位置,张学军竟然把女儿的户口迁到乡下,对外宣称女儿是他们的侄女,他们的儿子享受了独生子女的待遇。
女儿在张学军母亲和弟弟弟妹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其中遭受了婶婶多少白眼?
叔叔为了维护侄女不受委屈也曾和婶婶闹别扭,奶奶从中维护着可怜的孙女,其中的艰辛谁能知道?
经过叔叔婶婶的抚养,还有梦云自己努力,梦云终将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就像老疙瘩一样照顾奶奶,孝敬叔叔婶婶。
叔叔重病的时候,梦云把叔叔接到自己家中细心照顾;叔叔病逝时又和堂弟堂妹一起出资办理叔叔的后事,报答叔叔的养育之恩。
在叔叔的葬礼上,继母请求梦云回家看看,要不然儿媳妇会继续调侃:“你们做得好,大姐怎么不回来看望你们?
”这一次梦云想了许多,终于回去了一趟!然后,同父异母的弟弟和梦云的联系多了起来,有意无意告诉大姐:“咱妈说你心细,以后老爹就靠你了……”意思十分明显。
后来弟弟生了二胎,为了照顾方便,父母就把老房子卖掉,置换成了大房子,全家人住在一起,弟弟曾经的婚房出租收租金,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就在全家幸福美满的时候,梦云的继母得肺癌去世,享受了半辈子爱情的张学军一下子被击垮了,而且又不会做家务,时间一长,儿子儿媳就不待见了。
这个时候弟弟开始给梦云诉苦:“咱老爹太烦人了,事真多……”“你享受独生子女待遇的时候不烦他;他给你买房时不烦他,现在开始烦他……”梦云没有惯着他!张学军后来也开始打感情牌:“我没有照顾好你……”“我在就不在意这些,叔叔婶婶把我养大就够了……”鳄鱼的眼泪骗不了被生活吊打过的梦云。
弟弟看软的不行,开始了道德绑架:“无论如何咱们也有血缘关系,不能不管咱爹吧……”“他只是我生物学上的父亲,他生我一场,我送他一程,他过世那一天我会送他的;如果你执意让我照顾他,送他来的时候,别忘了带着房产证……”梦云直接回击了!直到张学军过世,梦云也没有看望他一次。
葬礼上梦云送的挽联上依然写的“侄女”—满足了张学军一生的愿望!网图侵删其实,站在外人的立场上,梦云的做法我是认可的,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你不养我小,我凭什么养你的老?
还有那个弟弟,你作为独生子女,享受了父母全部的爱,收取了家庭所有的资源,等到你爹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才想到有个血缘上的姐姐,谁给你的底气?
责任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生恩没有养恩大。
不对子女履行抚养义务,就不要苛求他们对你履行赡养的责任。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