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什么美食?

2022-10-29
2 阅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因为美食,先苏后杭。

苏州饮食文化,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时不食。

人们觉得苏菜是甜的,是一种误区。

实际是咸出头、甜收口、鲜为本。

我喜欢吃苏州的面。

很简单,丰富的浇头,应有尽用。

不像我们海南,最多就给早餐的粉或面,加个蛋。

苏式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浇头,即面码。

一碗只有汤和面的苏式汤面一样也是很好吃的,但是,有了浇头,生活才丰富多彩。

每种浇头皆经过精心烹调,都是最地道的苏帮风味。

浇头的风味决定了面的风格,若将不同的浇头相搭配组合则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单在王稼句先生所撰的《姑苏食话》中列出的浇头品种,就有数十种之多。

有焖肉、炒肉、肉丝、爆鱼、块鱼、爆鳝、鳝糊、虾仁、三虾、卤鸭、壮鸡、头尾、三鲜、什锦、肚裆、甩水、卷菜、白汤蹄膀面、小羊面、凤爪面、小肉、素浇等,此外,如面筋、素鸡、火方、香菇、牛肉等,也都是面馆中的常备浇头。

苏州人还会根据时令来进行调整,比如入夏要吃黄鱼面,入秋要吃鲈鱼面,春天要吃鲜笋面,夏秋虾鳝肥美时吃虾鳝面、冬天吃蹄髈面等等。

三虾面,面中爱马仕。

每颗虾仁晶莹剔透,弹牙的同时尝不出一点腥气,脆嫩鲜甜;金黄的虾脑浓郁,更添鲜美,细如砂砾的虾籽也完美遍布在面条的每一个角落,繁星密布。

三虾面两面黄是一种苏州传统的面食名吃,曾被称为“面条中的皇帝”,价格不菲。

解放后就很少供应,消失已有二三十年,近年来在苏州老字号餐饮界再次兴起。

吃这个面要讲究“火候”,这时间点也相当有讲究,浇头快炒好时,“半成品”面入锅炸,这两者最好同时完成,然后浇头浇到面饼上,一盘金黄的两面黄端到食客桌上,冒着热气儿,那才又香又脆又鲜。

万万不可等面炸好了再去炒浇头。

虾仁爆鳝两面黄枫镇白汤面。

它采用猪五花肉加调料经宽汤焖制而成,肉质酥烂如豆腐,且肥而不腻味鲜汁浓,必须还带有点酒糟味、面条顺滑弹牙。

苏帮菜用料上乘、鲜甜可口、讲究火候、浓油赤酱,属于“南甜”风味,不仅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更是因材施艺,四季有别,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最迷人的口味就是在“甜”中发掘人类的味觉,在“鲜”中找到食客的味蕾,在“形”中聚拢老饕的视点,在“香”中玩转四季佳肴。

因此,讲起苏菜,糟溜塘鳢鱼、蟹粉豆腐、母油船鸭、清溜虾仁、鲃肺汤等等就会立体地涌进你的脑海,勾引的你垂涎欲滴,魂梦难稳。

我的第一餐苏菜,选择了新聚丰。

相对松鹤楼、得月楼,为什么选择这家。

我喜欢的《三联周刊的年货专刊》,推荐他们的主厨及苏州年货之青鱼。

叶放及橄榄餐厅也推崇他们。

不过叶放也说只所以喜欢这餐厅主要是跟随那些主厨。

我们平常人肯定没有那样幸运的口福。

糟溜塘鱼片是新聚丰的一只功夫菜,它只用苏州特产塘鳢鱼身上两块不大的背肌肉,取掉细刺之后,清炒糟溜,且不说取肉不宜,就是炒制糟溜过程中不碎不烂,保持原形也殊非易事,这道菜,鱼片洁白鲜嫩,糟香扑鼻,鱼片软糯,满嘴生香,那滋味真是只应天上有。

一条菜花塘鳢鱼,就能片两片肉。

满满的一盘子塘鳢鱼片,可想多么精致带着豪放。

浓妆淡抹总相宜。

糟溜塘鱼片讲起母油船鸭,这真是一只有来头、很特别,口味鲜、讲滋补的汤菜。

将原带骨鸭,改为出骨鸭,并在鸭肚里加上川冬菜、香葱、猪肉丝等配料,在调味上又改用苏州著名的母油(在三伏天晒制到秋天用的优质酱油),其味更佳,由此取名为“母油船鸭”。

这餐感觉一般,做法叫偷工减料,没有记载的加入猪爪、笋、冬菇,但味道尚可。

母油船鸭母油船鸭清炒虾仁。

白洁如玉,入口Q弹清爽。

对于苏帮菜来说有特殊意义。

清炒虾仁这道菜,有苏州的格调,平淡又不失风骨。

得太湖之利,苏州味道总是荡漾着烟波。

这清炒虾仁就是由太湖白虾、青虾而来,各领风骚于餐盘之间。

如果再加上手工剥壳出肉(仁),那份精心,自会从鲜美中透出。

吴侬软语中“虾仁”与“欢迎”谐音,意表主人的友善,因此家宴、邀朋、会客、聚会,这道虾仁菜总是第一个上桌。

原料河虾来源于清纯甜美的江南水溪,肉质鲜洁,当日手剥成虾仁,使其粒粒饱满,富有弹性。

恰到好处的熘的技艺,使这道菜口感独特,清爽无腥,鲜而不腻。

虾仁烹製后保持了晶莹剔透的外观,即使不用特殊的器皿装盆,也让人有珠玉满盆的视觉享受。

清炒虾仁蟹粉豆腐。

蟹粉豆腐是江南地区特色名菜之一,豆腐切成小块儿,用油煎黄,和炒过的蟹粉一起用淀粉勾芡,再撒上一点点葱。

蟹粉鲜美、豆腐滑嫩、汁液浓郁,经过勾芡的色泽,仿佛能感受到食物在发光。

刚出锅的蟹粉豆腐又热又香,鲜美的蟹裹挟着嫩滑无比的豆腐,来不及细嚼就滑入食道,那种满足和快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蟹粉豆腐观前街松鹤楼的美食。

也不容错过。

雪花蟹斗,上面是洁白如雪的蛋泡(蛋清蒸出),下面是猪肥膘炒的蟹粉,被这造型和记忆惊呆了,雪花入口️淡淡的蛋香入口即化,下面的蟹粉则浓郁香辣,分开吃不错,混合亦可,浓妆淡抹总相宜。

雪花蟹斗响糊鳝丝,可以做到酱香出头,甜收口,口味层次分明的苏菜特点。

响油鳝糊因为它的特殊厨艺,在中华美食的色香味三大要素之外,还加了一个声音,成为四大要素:色香味声。

响油鳝糊的要义是这个“响”字。

以新鲜鳝鱼作原料,把当天宰杀的鳝鱼切成丝后,放入佐料,爆炒。

咸甜合宜的酱汁包裹着肉软皮弹的鳝丝,浓稠粘糯的酱汁冒着热气,泛着油光、肥鳝盘踞的盘子上桌后, 将一勺滚油往鳝糊上那么一浇,瞬间烫得葱花吱吱作响,四周则弥漫出美好的油脂香和胡椒粉的味道,顿时喧嚣四起、酣畅淋漓,小桥流水、烟花巷陌都有了豪气。

响糊鳝丝小汤包改良版五件子。

木渎镇石家饭店有道鲜美无比的巴肺汤。

鱼肝肥嫩,浮于场面,鱼肉细腻,汤清味美,是夏秋季节的时菜。

鱼肉细嫩鲜美,尤其取肝做汤,素属佳肴。

鲃肺汤以斑鱼肝、火腿丝、青菜心等精烹而成,斑肝金黄,菜心碧绿,相映成趣。

斑肝肥嫩,入口而化;热汤鲜美,胜过鸡汤。

苏州西山太湖三白及湖鲜。

吃的就是自然的本味之美。

苏州人做醉虾,一般以太湖白虾、白酒为原料,把活虾放入酒中,没一会儿虾就醉了,辅以葱、姜、麻油、糖、盐,也可以加一些红腐乳汁。

虾鲜香,酒洌香,陶然微醺,不亦快哉!醉虾清蒸白鱼湖蟹苏式点心,应时细点,时令性强,现产现销,热炉供应,苏式月饼中的咸味月饼,有鲜肉、葱猪油、火腿猪油等,它们有不同的滋味,热食富有鲜嫩、肥美、松酥的特点,随产随卖,热炉供应,经营方式与众不同。

苏式月饼,可咸可甜。

虽然我是海南人,从小吃的是甜馅月饼,但鲜肉月饼也是我的最爱。

当地很出名的长发西饼。

看完这些,是不是也爱上苏州美食。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