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都有几十个大龄男青年为找媳妇愁,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怎么解决?
只能顺其自然,自然淘汰!第一,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伴随而来的淘汰过程,这是谁也改变不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农村大龄男青年就是淘汰对象,虽听起来然很冷酷,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同样是真理。
市场经济就是平等竞争的经济,每个人都处于竞争的环境中。
农村大龄剩男就是婚姻市场中竞争的失败者,只能接受失败者的事实。
市场经济不会承认失败者,也不会怜悯失败者,“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是谁都清楚的道理。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再看农村大龄剩男,绝大多数都是“三低”:低学历、低技能、低收入,他们很多人甚至初中都没上完,更没有什么一技之长,什么都干不好。
“五无”:无稳定职业,无稳定收入,城里无房,家庭更无产业,个人无未来。
不少人还不务正业,还怕苦怕累,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人谁愿意嫁?
第四,家庭负担太大,矛盾多。
农村大龄剩男的父母多以耕种为生,很容易积劳成疾,又无积蓄,无养老保险与医保,未来负担太大。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的父母文化素质较低,很容易产生无穷无尽的家庭矛盾,让人望而生畏。
第五,女性的现代化。
现代条件下,很多女性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教育,独立自主能力不断增强,根本不愿意接受一个能力低下的男人,也不愿意接受农村的环境,走出农村是她们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因此,这更恶化了农村适婚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的农村男青年只能被排斥在婚姻之外了。
第六,大自然的惩罚,对愚昧无知的惩罚。
千百年来,大自然发展基本上是平衡的,作为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男女比例也基本平衡,像现在这种男女比例失调极少见。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男女比例失调,也只能接受大自然的惩罚。
社会上重男轻女还普遍存在,在农村重男轻女一直比较严重,进一步加剧男女比例失调。
同时也迫使不少农村适婚女青年走出农村,更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适嫁男青年结婚困难程度,形成了“一女百家求”的局面。
第六,城市化进程加快,还不能很好融入城市化的农村大龄剩男被排斥在婚姻之外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影响因素很多,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一直存在并自始至终发挥着调控的作用。
那些婚姻困难的农村大龄剩男,只能改变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富、更强,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