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少马爷马志明,在相声界的名气地位,与艺术成就?
马志明是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的长子,也是现在辈分最高的相声名家之一。
马志明的艺术成就还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他在相声界的名气和地位也不错。
马志明简介马志明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先生的长子,1945年出生于天津。
马志明是相声世家出身,是马氏相声的第三代传人。
按说马志明出生于相声世家,应该很喜欢相声。
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家里来往的都是曲艺界的名家,看得多了,他就有一种逆反心理,他并不喜欢相声。
马志明12岁的时候自作主张,考进了天津戏校,学的是武生花脸,后来因为练功身体出现问题,不得已他才开始学相声。
1962年,刚刚17岁的马志明就进了天津曲艺团,做了一名专业相声演员。
当时马三立是副团长,马志明在团里自然是如鱼得水,得到了不少照顾。
好景不长,后来马志明跟随父亲一起被下放到天津南郊,从事各种体力劳动。
马志明亲眼目睹了父亲从身居高位的副团长跌落到底层,他心灵受到的创伤可想而知。
尤其是他们在农村住的房子因为漏雨,马志明没办法回到天津曲艺团求助,结果不但领导不搭理他,连他过去的搭档看到他也远远地躲开了。
马志明非常伤心,苦难的岁月让他尝尽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不过好的一点是马志明和父亲在农村朝夕相处,劳动之余,他们每天在一起就是说活,马志明最终学到了马氏相声的精髓。
1977年马三立和马志明又回到了天津曲艺团。
后来马三立官复原职,马志明也重新登台说相声。
1986年4月,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代拉师弟,马志明正式拜已故的相声前辈朱阔泉为师,成为相声第五代传人,为“宝”字辈。
后来马志明搭档业余相声演员黄族民,两个人到现在为止合作已经超过了30年。
2005年,马志明从天津曲艺团退休;2018年,马志明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马志明先生已经是77岁高龄了,依然活跃在相声舞台上,可谓是宝刀不老。
马志明艺术成就非常高,他继承了马氏相声一头沉的特色,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
不管是传统段子还是新相声,马志明都驾驭得游刃有余,甚至有的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我个人认为马志明的艺术成就在目前的相声界是属于一流的。
马志明的名气和地位因为马三立在相声界是德高望重的相声名家,爱屋及乌,所以马志明在相声界的名气也比较大。
马三立因为辈分高,人品好,所以大家都称他为“马三爷”。
马志明因为父亲的关系,也被喜欢他的观众朋友们尊称为“少马爷”,当然也有人只称他为“少马”。
“少马爷”马志明在天津名气非常大,也深受天津观众朋友们的喜爱。
但是说实话,马志明在全国相声界的地位和影响就不是那么大了。
有一件事就很说明问题:黄族民跟随马志明10年的时候,提出来要拜马志明为师,马志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不过他说了一句话:“你算我徒弟我没意见,但是这行内怕不承认。
”马志明说这话非常有自知之明。
因为他知道虽然他在相声界是辈分最高的几个人之一,但是他在相声界的话语权还是非常欠缺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觉得还是由马志明的性格决定的。
首先马志明先生一辈子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他看得太透了,所以形成了他孤僻傲气,嫉恶如仇、耿直无私、有一说一,仗义执言的性格,这无意间就得罪了不少相声同行。
其次马志明先生不喜欢拉帮结派,互相走动。
别人拜师收徒这些场合,马志明先生基本上都是不参与的。
他好像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喜欢独来独往。
第三马志明先生追求的是明哲保身,不追逐名利,基本上不掺和相声界的恩怨情仇,而是喜欢置身事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别人对他是敬而远之。
通过以上的分析就能够看出来,马志明先生的艺术成就还是非常高的。
他在相声界的名气和地位和他少马爷的称呼是有点名不副实了。
如果马志明先生能够改变一些,我相信以马三立先生的威望,马志明在相声界的地位和名气一定会比现在大好多。
不过说实话,马志明先生如果能够改变,那就不是少马爷。
不过说实话,我还是非常喜欢性格耿直,仗义执言,嫉恶如仇的马志明先生。
最后衷心祝愿马志明先生继续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段子。
朋友们,你们觉得我说的对吗?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