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越来越觉得没有什么幸福感?

2022-11-02
6 阅读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越来越觉得没有什么幸福感?

幸福感(Sense of happiness)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

国内与幸福感相关的调查近些年也层出不穷。

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9万参与者中,90%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46.9%的受访者对生活满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

种种数据还表明,越是生活在大城市,越感到不幸福。

年龄大点的人像60后70后,普遍认为在上世纪80-90年代幸福感最高。

现在而今眼目下,大多感觉幸福感不高。

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幸福感反而在下降,为什么?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特定的背景下,人生的目标,达成与否的难易程度。

为什么上世纪80-90年代幸福感比较强?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还没开始改革,普通人生活都比较艰难,需求比较单一,吃饱穿暖就是人生目标了。

随着农村改革,勤劳那时候是真的能够致富的!所以以农村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自己承包土地为时间节点,后来的十几年,也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绝大多数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也有了余钱余粮,所以普通人的幸福感那时是非常强的。

为什么如今老百姓幸福感反而下降了?

如今,虽然社会迅猛发展了,但是普通人的需求不一样,追求也不一样了。

首先日常生活开支的项目明显增多,手机、互联网、旅游、娱乐等相比过去新的需求不断产生。

几大重大事项商品房、汽车、孩子教育、不断高企的医疗费用等,要完成这些目标,感觉越来越困难,不得不背上一身贷款,然后不得不996、007……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感也就下降了。

以生小孩为例,聊聊过去与现在的区别生小孩,过去的条件下就是解决温饱。

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所以生2个3个,实际负担是没什么区别的。

加上传宗接代的观念,那时候的人们缴纳超生罚款也要生小孩。

特别是传宗接代思想严重的,前面生的女孩就一直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

为了生男孩不断超生的罚款单现在要想生个孩子,从孕检费、产检费到生产、养育,那就是个投资无底洞,能生一个就不错了,普通人真没谁敢轻易多生的。

这也无形中会增大人们的焦虑,降低幸福感。

结语:想幸福先要知足“不幸福的生活会让人生病,也会让人寿命缩短。

”美国作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贝内克指出,研究已经证实,身体健康和主观的幸福感紧密相连。

如果感到幸福,能减少中风、心血管疾病和过敏性反应等疾病,让人的寿命增加7.5岁。

因此,中国人一定要学会寻找幸福。

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降低自己的欲望。

不要盲目攀比、追逐虚荣,要以知足的心态面对生活,明白每个人的幸福各不相同:也许,你没有华丽的大别墅,却有温馨整洁的家和关心爱护你的家人;也许你没有一呼百应的权力,却有很多和睦相处、亲如手足的好友;也许你没有奢华珠宝、万贯家产,却有千金买不来的健康身体……致力于“幸福学”研究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恩博士指出,经济发展越快,非物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大。

因此,中国人想要追求幸福,一定要改变一些陈旧的观念,从情感、健康、心态等方面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