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学系的学生不学《高等数学》?
2022-08-12
28 阅读
总体来说,《高等数学》对于数学系的学生不够深刻。
而替代《高等数学》的课程是《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较《高等数学》多出了哪些内容?
《数学分析》在数学系是三个学期的课程,而《高等数学》在非数学专业只是两个学期的课程。
数分比高数要多出来不少内容。
我们列举一些高数中缺失的部分:函数的一致连续性数列、函数的上下极限Weierstrass逼近定理Riemann可积的定义、Darboux上和下和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Dini定理欧氏空间的拓扑含参变量积分微分形式的外微分(注:以上列举只是一部分,但可能不是全部,因为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略有差别。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定理的证明过程会在某些高数教材中略去,不要求非数学专业学生掌握。
(数学系人手必备的一套数分习题——《裴礼文》)《数学分析》与《高等数学》对学生的要求和定位不同。
数学系的学生需要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问起来应当知道某个定理背后所有的原理,而不能只是略知一二。
《数学分析》正是这样一套教材,需要把所有的内容和证明细节阐述清楚,供数学系的学生打牢基础使用。
而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数学只是一个工具。
因此对于他们,了解一个定理如何使用,远比了解这个定理本身的来龙去脉更加重要。
所以《高等数学》略去了某些定理繁琐的证明,删去了一些过于抽象、只对数学专业研究有用而对其他学科用处不大的定理。
《高等数学》更偏重于定理的应用和计算,这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更有帮助,且学习起来更节省时间。
总结总结来说,就是内容不同,定位不同。
就像英语专业不必考四六级一样,数学专业根本没必要去学《高等数学》。
同样,无论什么专业什么学科,选择适合自己定位的教材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