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什么著名的历史人物?
成都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
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会,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当然成都市在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成都市历史上最为知名的六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
第一位:卓文君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
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汉代文景之治时期,蜀郡临邛县(四川成都邛崃)的卓家传到了卓王孙这一代。
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卓家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卓文君为四川临邛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出嫁后丧夫(《西京杂记》称此时卓文君十七岁),返回娘家住。
第二位: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 ,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
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第三位:杨玉环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
出生于成都。
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
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
嫁给寿王李瑁为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为女道士,后唐玄宗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后,跟随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士兵哗变,含恨赐死。
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虽然体态丰腴,但史书上也记载着她是一位舞蹈高手,还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
唐朝人以丰腴为美,杨玉环则“凝脂胭华”,连“脂肪”都开始“凝集”,像“胭脂”一样散发着“华丽”的色彩,这都是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第四位:黄筌黄筌(约903年—965年),字要叔,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北宋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早以工画得名,擅花鸟,师刁光胤、膝昌苑,兼工人物、山水、墨竹。
山水松石学李升,人物龙水学孙位,鹤师薛稷,撷诸家之萃,脱去格律而自成一派。
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
第五位:杨慎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
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
在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时,杨慎上疏抗谏。
明世宗继位,复任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
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
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第六位:巴金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
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
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
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引起文坛的关注 。
1932年5月23日,长篇小说《雾》出版。
1933年1月,长篇小说《雨》出版;5月,长篇小说《家》出版。
1935年3月,中篇小说《电》出版。
1938年3月,长篇小说《春》出版。
1960年4月,散文集《赞歌集》出版;同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结语,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