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不工作,专心在家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这样可行吗?

2023-01-17
8 阅读

不可行!我是个体制内的职场妈妈,我用经历和我观察的经验告诉你,毕业不找工作全职考试只有极少部分人合适,大多数人是不合适的。

原因如下:1、缺乏明确目标。

你毕业后不找工作全职考试,说明你已经失败过不止一次了,因为大四就可以参加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三支一扶等,还有一次研究生考试。

那么你的目标是不是明确?

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更好的未来就业还是想逃避工作?

你考公的目的是找个铁饭碗,还是你向往体制内工作?

抑或是只是大家都考试,你的父母叫你考试。

假如你的目标不明确,那么你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都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这过程是需要吃苦的,需要有内在动力驱动你?

2、对自己认识不足。

不是每个人都合适体制内的工作的,很多人考进体制内也会发现并不合适自己。

那你不如先到社会上去找找工作看,看你合适干什么类型的工作,当你对社会有一定认知了,你觉得体制内的稳定性是你向往的,那你再去考也不迟,而且会更有优势。

因为考公里面的申论和面试部分会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阅历有较多的考察。

3、容易引发焦虑。

我也是考了很多年才考上编制的,我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也全职考了一段,可以说是屡战屡败,每次都是差一点,在没有经济收入的情况下,心态很容易崩的。

而且容易作息不规律,看书到深夜,早上还起不来,这样是恶性循环。

我后来对每一次考试都非常的紧张,总是觉得如果再考不上就很难看了。

后来我开始掉头发,暴瘦,再次失败后,我决定先就业,找了个比较轻松,收入低的工作干,还能看看书,晚上回去也能看书,在单位里中午休息做题目。

睡觉和吃饭都规律了,心态也好多了,在第二年我就考上了两个地方的编制,最后我选了离家近的单位。

4、错过其他机会。

考公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研现在也难了,因为出国留学困难了,竞争压力也大了,所以一般人考上的机会很小,很多岗位是几百取一人,甚至几千人取一人。

最少的也要几十个考一个吧。

除非你是特殊人才专业的,那你就业机会本来就大,也不愁找工作了。

事实上选择考公或者继续读研的,都是就业难的专业,所以肯定竞争压力很大。

如果你独孤一掷的话,很容易错过很多机会,比如很多国企会录用应届毕业生,你不考虑不去争取下,第二年也没有机会了。

再蹉跎几年没考上的话,年纪大再去就业又没有工作经验,恐怕是更难了。

所以,如果你考一年没考上,不如先找工作,反正你年轻,又没有家庭负担,边工作边准备考试也可以的,或许你工作过程发现,这份工作更加合适你呢!加油吧,年轻人们!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