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镇国公与一等公哪个地位高?

2023-01-20
6 阅读

满清爵位很复杂。

镇国公,又分为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

什么叫不入八分呢?

不享有八种待遇,没有太监、朱轮、紫缰、宝石顶、双眼花翎等。

不入八分是满清宗室贵族的分水岭。

不入八分镇国公及之下是空头性爵位,名下没有牛录。

不必在京城居住任职,只领干饷,日子很难。

当然,奉恩镇国公名下也未必有牛录,可人家有领有牛录的基本资格。

万一,那天皇帝赏一个牛录呢。

从待遇上说,奉恩镇国公与不入八分镇国公是超品,年俸700两,700斛粮。

一等公呢?

一等公是臣爵最高,也是超品。

年金700两700斛,与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是一样的。

不过一等公可是世袭罔替,子子孙孙都是宗祧继承人继承一等公。

而宗室爵位非世袭罔替的一般规则是,降四等后就不再降低,比如,奉恩镇国公降至镇国将军不再降袭,不入八分镇国公降至奉国将军不再降袭,子子孙孙都是宗祧继承人继承这个爵位。

其余子孙可以忽略。

理论上,镇国公比一等公要牛叉很多,毕竟是名义上的主奴之别。

但实际上,不论是不是入八分,99%的镇国公是没有牛录的,差一等公太多了:一没有牛录,二居住外省,三属于空爵。

比满清史上只有40位的一等公(不是一等鹿鼎公韦小宝)差距太远。

索尼、鳌拜、年羹尧、傅恒、阿桂、和珅这些牛人,都是一等公哦。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