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能不能把病人的全身部位都检查到?
回答:磁共振能做全身检查吗?
能!!!!!那太能了。
但是~~~~大家好我是影像技师vivi!意见供您参考!顺便说一下,大家如果有明显不舒服,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看病。
网络上的只是动动手指头科普,真正能救自己命的还是自己。
作为磁共振扫描工作者,想跟大家说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很好用的诊断工具,诊断工具怎么用好使,就看使用者怎么用。
就像一张布,只是一个普通的材料,设计师可以用它做出华丽的衣服,而我们妈妈也可以选择用它擦桌子。
磁共振全身检查目前主流有两个:类pet、pet mr。
以下正文:普通磁共振+普通的扫描方式非常适合观察肉肉多~水又多的组织。
比如说我们的大肚腩、我们的肉肉大腿、满血的心脏等。
(磁共振类pet其中两个序列图)然后我们的头脑里面也有很多的水也很适合做磁共振...这可不是骂人,除了颅骨,脑袋是像豆花一样的软组织,然后脑里面的脑室还有脑脊液,磁共振非常适合观察大脑,甚至到达可以观察神经纤维束的高度。
(注:普通扫描方式:大家可以理解为普通的成像方式,部分高端设备有特殊的成像方式,比如说上述说的“磁共振神经纤维束”的观察。
)(磁共振dti序列 观察神经纤维束)但是对于含水量没那么多的组织,观察就相当勉强了。
比如说:充满空气的肺组织、含钙量满满的骨头...这些部位用磁共振来观察,就有点勉强了,不是不能看!而是观察这些组织最最好、性价比最最高的影像设备是CT。
(ct多角度薄层观察肺部)那什么是磁共振的“全身观察”呢?现在的科技成像衍生出很多磁共振的高级用法,当然这是通过医疗单位向医疗设备厂家氪金才能做的。
要对设备硬件或软件升级,不是每个有磁共振的地都能做。
磁共振的全身检查,目前比较多为人所知的就是磁共振“类PET”成像。
1.类pet虽然话是这么说,这个东西可能也没有那么的“为人所知”。
但这东西的原型大家一定听过,就是“PET—CT”,就是那个价格大约1w左右还不能医保排队时间巨长的“肿瘤转移筛查神器”。
(pet ct)通过肿瘤细胞大部分爱吃“糖”的原理,把能发光的对比剂和葡萄糖混起来,然后只要肿瘤细胞把糖“吃”下去了,肿瘤细胞就会“发光”,这样病灶无论多小,几个毫米,还是2~3个毫米,医生都能看见异常了。
不算注入对比剂的等待时间,真正的扫描时间大约就10分钟,但缺点就是ct有辐射,而给肿瘤细胞吃的“对比剂”也有辐射,所以不适合普通人群来做体检筛查。
(磁共振类pet 序列:红色箭头处显示肾囊肿)“类PET”是根据探测水分子扩散受限的原理成像的。
在人体内没有发生任何、是任何病变的情况下,布朗运动强水分子在磁场(磁共振)的作用下是可以自由做扩散运动的,当人体发生病变,微观细胞世界会有各种类似细胞肿胀水肿、细胞间隙狭窄导致水分子活动受限。
然后这个“类PET”图像在该“该水分子活动受限处”呈现发光的信号,医生就很容易找到问题分子了。
跟“PET—CT”不同,“类PET”不用打任何造影剂,价格大约比纯纯打药的“pet-ct”便宜个1~2k吧,但价钱肯定要6k往上走的,然后扫描时间比pet-ct要长,感受也不太好,要平躺保持不动,配合大约一个小时多一点。
磁共振设备也没有辐射,所以比较适合用来做体检。
反正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2.pet-mr这东西就高端了,截止2022年全国也没有多少台...虽然每年在增加,但目前全国真没有多少台,主要还是用来做科研。
原理简单说一下,跟pet-ct原理一样,也是给爱吃糖的肿瘤细胞喂药,只不过成像设备不用ct了,改用磁共振。
好处就是,减少了全身ct的辐射剂量,理论上来说,pet-mr所使用的辐射对比剂用量也比pet-ct要少,这又减少了一部分辐射量。
而且从解剖角度看,人是血肉之躯,所以全身绝大部分组织的解剖观察,磁共振是优于ct的,这也能进一步增加发现病灶的机率,既然做全身检查,当然还想排查一下其他组织器官有没有问题,解剖优势就很重要了。
缺点,比pet-ct更贵,极少地方能做,检查体验不好要躺个把小时起步,还是有辐射。
还是那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给我评论点赞,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