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鉴别葡萄酒的真假?

2023-01-23
20 阅读

对于刚接触葡萄酒的小白来说,葡萄酒的品类多到让你眼花缭乱,在喝葡萄酒时学会区分酒的真假是很重要的。

所以到底如何快速鉴别葡萄酒的好坏和真伪,恐怕是葡萄酒消费者最头疼的问题了。

那么今天分享一下到底如何辨别葡萄酒的假伪!葡萄酒真假分类要弄清真假,我们需要梳理市面流通的葡萄酒分类,看看假酒出现在哪里。

简单可分为以下4大类:1国内地下加工厂生产的假红酒—实际就是“三精一水”香精酒精糖精加水和色素勾调而成,其中不含任何葡萄成分,喝后容易上头,对人体有危害。

{假}2国内正规厂家生产的真红酒—此类红酒是目前市场上销售最多的葡萄酒,其产品质量基本都有保证。

只是国产酒的葡萄品种、质量管控与进口红酒有较大区别,也存在很多冒牌货,在价格上也不一定比原装进口酒便宜。

{有真有假}3进口散装红酒回国灌装的红酒—此类葡萄酒一般是从国外进口散装红酒,在国内灌瓶贴牌;因路途运输时间长,品质一定受到影响,到国内后通常需要添加香料或色素,改善其口感;如果灌装设备简陋,容易受到污染,会严重影响品质和口感。

{有真有假}4原瓶原装进口的红酒—原瓶原装进口的红酒都是经过正规报关的产品,有正常的海关检验检疫手续,酒瓶、酒标、酒塞、酒液均符合国际标准,这样的红酒品质有保证。

根据产地、年份、葡萄品种不同,价格会相差很大。

{有真有假}假酒固定套路01假冒酒瓶、标签、软木塞及热缩帽这一类型最普遍,也是最便宜的仿冒酒,在现实生活中亦最容易辨别。

瓶子质量低劣,热缩帽看起来过新,颜色浓淡错误,软木塞长度不足,颗粒粗糙不精细,标签看起来也很新(因为在复制时,可能会使用已用过的廉价墨水,所以用餐巾纸或水就能轻易将标签上的字抹掉)。

这类假酒,使用劣质包材做外包装,冒充国产大牌或大流通进口葡萄酒品牌,在神秘地点灌入“三精一水”、国内小作坊的低质量葡萄酒或公海灌装的国外低质量葡萄酒,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鉴别方法:使用劣质包材、礼盒,酒标印刷不清晰的,很大概率是假酒;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大牌酒”,很大概率是假酒;无中文背标或中文背标未注明进口商的,很大概率是假酒。

那么如何排除“三精一水”假酒?

推荐最简单的“纸巾浸染法”;(1)葡萄酒天然色素颗粒小,在纸巾上扩散开的湿迹是均匀的葡萄酒的红色,没有明显的水迹扩散。

{真}(2)用苋菜红等化工合成色素勾兑而成的,色素颗粒大,会沉淀在餐巾纸的中间,而水迹不断往外扩散,红色区域跟水迹之间分界明显。

{假}但遗憾的是,现在制作“三精一水”假酒的人越来越少,大多使用低质量葡萄酒冒充优质葡萄酒,所以“纸巾法”不能检测非勾兑的假酒。

02原装瓶,再填充,真实标签与年份(1)空瓶贩卖在中国南方市场巨大,原装顶级酒庄的空瓶价格为500至1,000元不等。

这是由于不法分子可利用空瓶再填充,并更换热缩帽及瓶塞,制造假酒。

相对于标签来说,热缩帽及软木塞更易复制,所以这也成为假酒常见的一种形式。

鉴别方法:留意热缩帽的质量及颜色,并将其与您熟知的酒庄之前的出品进行对比。

顶级酒庄的软木塞通常由优质的细晶粒制成,长度相对于标准葡萄酒瓶塞更长。

进一步熟悉、了解原装的热缩帽及瓶塞。

辨别该类葡萄酒的真假最简单的方式即通过品试,劣质葡萄酒在真品面前,会显得苍白无力。

(2)原装酒瓶的标签很容易移除,只仿冒酒瓶,所以需更了解酒庄通常使用的酒瓶类型,如熟悉奥比昂酒庄或罗曼尼·康帝酒庄独有的酒瓶形状,因为仿造这些酒庄的酒瓶费用非常昂贵。

所以世界各地最常被复制的酒瓶为标准酒瓶。

鉴别方法:酒的包装(包含酒标、酒瓶、酒塞3个部分)提供辨别的线索,如将假冒酒瓶与原装酒瓶的质量(包括重量、尺寸、色彩及色调)进行比较,或者通过观察热缩帽或软木塞也能够发现线索。

如何分辨“原瓶原装”&“国内灌装”?

QS认证蓝色的“QS”标志是最简单判别是否是“原瓶原装进口”的标志。

检查酒瓶背标上是否有蓝色的“QS”标志或者对应的生产许可编号/标准号。

只要有,一定是国产。

因为QS彻头彻尾是中国的生产标准。

大家不要犯灯下黑的错误哦!条形码上图中可以看到,69开头的为中国灌装,0为美国,3为法国,78为智利,84为西班牙,93为澳大利亚。

一瓶69打头的酒,万万不可能是原瓶原装进口啦!但自从制假者变得有文化以后,事情变得没那么简单了。

假酒生产者或者进口罐装仿冒者常常会刻意仿造,挪用或者编造进口产品的编码来满足这个标准。

所以这个办法不能保证100%成功率。

酒标,看酒瓶标签印刷是否清晰,是否仿冒翻印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及《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标签的内容不仅要和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以下几项:食品名称,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制造、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在中国国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

这些信息必须是中文黑色字体。

如果没有中文标签,且缺乏相关法定标签信息,越打着进口的名号,越可能是假的。

不知从何时起,“假酒猛于虎”这句话就开始横行于中国葡萄酒市场,令消费者望而生畏。

毫无疑问,假酒依然存在,但也不是无所不在,更没有某些媒体报道的“你买的80%的红酒都是假酒”这么严重。

随着鉴别假酒的技术越来越发达(如二维码、官网鉴别、激光全息图防伪、内置芯片防伪等),葡萄酒市场近两年的大洗牌和自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消费者对葡萄酒的了解日益加深,假酒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多。

所以只要是从值得信赖、长期稳定的从事葡萄酒生意专业的经销商或零售商处购买的葡萄酒,出现假酒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

葡萄酒本是用来愉悦心情的饮品,切忌因为一朝被蛇咬,而十年怕井绳,而白费了手中的这一杯美酒和美丽心情。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