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生产队如何上交粮食?
2023-01-23
13 阅读
答:70年代生产队时期,对于交公粮这种说法,在我们这里称之为,完成国家粮油征购任务,还有些地区称之为向国家交售战备粮,因此,无论是哪种名称,它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国家拿钱,购买农民的粮食供给城里人,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因此,既然农民向国家交公粮,把它看成是一项,农民应该完成的任务,所以,国家在向农民下达,全年粮油征购任务的时候,就要根据每块土地粮食亩产量高低条件,来给生产队指排征购任务。
比如说以县为单位,把土地进行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等级别划分。
一级土地粮食产量最高,因此,交纳的公粮数量就越多,以此类推,二,三,四,五,六级土地交纳的公粮征购任务,就会一级比一级少。
总之,70年代生产队时期,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卖公粮收入,比如说把好粮食卖给国家,农民自己吃不好的粮食,国家就会给公粮价码划的高,生产队的经济收入就会多,社员的劳动日价值就高,年终决算分配的钱数就多。
至于谈到口粮分配问题,一般情况下,每个生产队在完成了国家征购任务,留足种子粮,集体储备粮之后,把剩余下来的粮食,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进行人七劳三的方法决算分配。
(2023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