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宁波慈溪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哪位是我国著名的生化学家?

2023-01-24
4 阅读

慈溪是浙江所辖的一个县级市,目前由宁波市代管;慈溪位于浙东杭州湾的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和江北区,西南连余姚市。

慈溪是我国典型的围垦城市,历史上素有“唐涂宋地”之称,有着丰富的海涂资源,也是浙江省土地后备资源最富足的地区之一。

慈溪围海造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以前,只是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筑塘,是始于宋庆历七年(1047)间的大古塘,该全长80公里,工程浩大,经历340年才得以完成。

此后的600多年中,慈溪人陆续修建新塘、八塘、九塘、十塘,有的地段已修筑至十一塘,围垦出664平方公里土地,终于使沧海变成桑田。

就在这样一个“沧海变桑田”的浙江宁波慈溪,却走出来了一位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童坦君。

童坦君,1934年8月出生于浙江慈溪,后转到上海求学,1954年考入北京医学院,1959年毕业后考入该校研究生,196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8年童坦君被教育部选拔为中美建交前首批访美学者;1981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结业证书;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坦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长期从事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童院士率领的研究团队,就揭示了生物体液中存在抑癌活性物质。

20世纪80年代初期,童院士团队初步破解了人类细胞衰老之谜,阐明了P16基因是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也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的主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末,童坦院士团队开始涉足老年医学基础研究,并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理念与技术系统引入中国衰老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系统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童院士团队在肽类生长因子信号传递方面,提出了生长因子干预原癌基因转录因子及DNA甲基化的设想。

最后,童院士团队还建立了一套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理论研究和药物抗衰效果评价,该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和评价。

从“沧海变桑田”的浙江宁波慈溪走出来的这位中科院院士童坦君,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请关注、点赞、转发、分享、收藏朱萧俊说健康!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