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雍正王朝》中经常出现倒马桶的镜头?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确经常出现太监宫女倒马桶的镜头。
这部清宫剧因为唐国强,焦晃等老戏骨倾情演绎,一经播出,便俘获万千观众的心。
该剧一时间声名鹊起,万人空巷,久盛不衰。
那么,这部名声大噪,被许多人追捧并反复欣赏的良心作品,当中却不止一次地出现宫女太监倒马桶的镜头,这到底是导演随意而为的败笔,还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为之?
笔者认为,这部历史题材大剧之所以能如此受广大观众青睐,是因为这部剧整体制作精良,可称良心制作。
整部剧既基于真实历史,又不局限于历史事实,故事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张施有度。
电视剧的前半部分围绕着诸皇子夺嫡之争而展开。
矛盾首先在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集团之间爆发。
康熙帝热河行宫狩猎,太子随行。
太子胤礽跟郑贵妃私通,被康熙帝发现,再加上八爷党假造太子手谕谎称太子逼宫夺位,大阿哥也趁机挤兑太子。
太子胤礽失德在先,众兄弟拆台在后,这才有了康熙帝第一次废掉太子。
此后又有议举新太子之事,八阿哥胤禩上窜下跳,先搞出江湖术士的“八大王,八王大”的伎俩,后有军机大臣佟国维的热灶冷灶两边烧。
太子又制造科考舞弊案,致使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
后又康熙帝临终安排接班事宜,隆科多借机加入四爷党成功上位。
雍正继位,然而八爷党依然上下串联,作妖不断,直至导演出逼宫闹剧。
对于喜欢历史剧的观众而言,此剧堪称经典。
然而频繁的倒马桶镜头,导演意欲何为?
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考量。
第一,丰富剧情,展现宫廷生活。
该剧是历史剧,以夺嫡为中心的政治斗争无疑是该剧的中心内容。
然而如果只呈现给观众政治斗争,不免失之于单调乏味。
所以,导演便设法在紧张的政治斗争间隙,穿插一些宫廷生活琐事,比如倒马桶,康熙教育皇孙弘历等,以此丰富剧情。
我想这应该也是导演的苦心所在。
第二,为了使剧情张施有度,减缓剧情节奏。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最怕没有波澜。
平铺直叙太寡淡,但是总是高潮也不现实。
电视剧也一样,剧情既有激流勇进又有涓涓细流方可打动人心。
为了在剑拔弩张的政治斗争间隙,让观众随着剧情发现高度紧张的情绪有所放松,导演便刻意加入了像倒马桶这样的宫廷生活琐事的镜头,目的就是让观众调节一下情绪,放松一下心情,反正倒马桶这样的情节也无关紧要,趁此机会去趟厕所,岂不是更好?
第三,剧情过渡,承上启下。
基本上每次出现诸如倒马桶此类的镜头,就说明上一个政治斗争高潮已经过去,而下一次斗争高潮尚未到来。
中间穿插此类倒马桶这样的情节,算是两个政治冲突之间的一个节点。
这样看似无关紧要的情节,恰恰能起到剧情过渡,承下启下的作用。
所以,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偶尔出现的宫女太监倒马桶的镜头,并非导演无意为之,可有可无的败笔。
恰恰相反,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宫廷生活琐事,既丰富了剧情,又缓解了节奏,还可以作为两个政治斗争高潮的过渡。
导演如此安排,实在是煞费苦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