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为什么难做了?

2023-01-27
5 阅读

早些年最开始的时候,大概2011年左右,靠着国家政策,公司狠赚了一笔。

后来风口收紧,有大客户倒闭,很多货款没要回来。

不久开始转型,再后来受大环境影响,有好多个月都没有订单。

于是换了公司,有做过阿里国际站,中国制造,参加展会等。

阿里国际站从最开始的2万9千8,到鼓动开直通车,每天都在烧钱,然而询盘越来越少。

其他网站更不说了。

广交会本来每年参加两次,展会上来来回回都是一些熟悉的老客户面孔,对价格非常敏感。

2016年之后就不再参加,只参加一些行业的专业小展。

当然,这跟公司以及老板个人的发展规划有很大的关系,有些老一辈快退休的老板,不再想折腾,就等着退休了,公司不会投入太大。

2018年底遭遇行业整顿,原材料涨了一波;接着,工人社保成本,又涨了一波。

2019年贸易战,往年上百万人民币订单的客户,一个单子都没有,年底趁着最后涨关税之前,给客户赊账做了一批货,货已经到目的地2个多月了,还有一半尾款没收到。

2020年疫情,2月份公司参加了国外展,反馈说,有个老客户,有好几个贸易商去拜访,如果现在做的几款产品,没能给出优惠的价格,那么被挖走是早晚的事,心塞。

综上所述,为什么现在外贸越来越不好做?

首先,红利期已经过去,以前都是通过很粗放的方式来暴力出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透明增加,流量分散,客户的选择权增大,变得挑剔和追求\"精致\"。

其次,某些特殊产品和行业,受到政策影响很大,开发和获取客户变难。

而有些产品,大大的供过于求。

以前做外贸,像拿着一根木棍上山摘果,打一棍,果子哗哗往下掉。

现在做外贸,你得全副武装,不仅得有木棍,还得有梯子,探测仪,测量仪,望远镜等等装备,低的果子都被吃完了,高的果子藏在茂密的树叶里,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摘。

一味的投入精力,你发现自己不是铁人,精力根本不够;一味的投入经济,你发现荷包已憋,经济无力支撑。

但你忘了很重要的一点,科技在进步,这意味着我们是可以借力科技去完成一些曾经完成不了的事。

比如大数据可以AI来电,也可以AI找客。

采购一个平台的钱,把所有的“苦力”丢给它,你可以省下时间来完成更有价值的事。

归根结底,不是外贸越来越难做了,是你没跟上时代浪潮的变化。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