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了研究生,同时拿到了国企的offer,该如何选择?

2023-02-10
8 阅读

在就业问题中,国企和私企的选择问题,仿佛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结局。

最近就有应届毕业生网友同时拿到了国企和私企的offer,不知道该怎么选,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向我寻求帮助。

因为我也是从应届毕业生这样过来的,所以非常理解我们应届毕业生在面临选择时的这种痛苦。

2015年我朋友毕业时,京东和目前的这家央企还有老家的公务员,我朋友都被拟录取了,当时就是要三选一,京东工作地在北京,央企在乌鲁木齐,老家在陕北。

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选,因为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工作可以让你直接敲定,薪资待遇、工作稳定性、发展平台、离家距离、衣食住行等等都是要考虑的,当时也焦虑了好久,各种咨询后才最终敲定了目前的央企。

但你说没有遗憾吗?

当然有,可能如果重新选择我朋友会选择老家,因为我朋友的故乡情结太重。

那么国企、私企到底该怎么选?

作为过来人,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作为多年HR的经历,建议你这样做。

一、搞清楚为什么让你很难抉择呢?

我非常能理解面对选择时的这种茫然,但不要慌,你需要自己清楚为什么让你很难抉择,都有哪些因素影响你的考虑。

建议你把这些因素一一罗列出来。

在这里,我说一些常见的因素。

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离家距离、衣食住行、发展前景、父母配偶、工作稳定性等七大要素。

二、搞清楚这些因素对你的影响程度。

每个因素肯定都会影响你的抉择,但总有让你最关注、最在意的因素,也有你考虑时相对弱化的因素,所以你要搞清楚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或者说重要性。

三、根据因素的重要性给因素赋分。

当你清楚因素的重要性后,你就可以开始对你的每个工作备选项下的因素开始赋分,赋分的过程就是你梳理自己思路的过程,让你通过量化的数据来看看哪项工作才是更优的选择。

当所有的赋分都结束后,我想最终的结果也就水落石出了。

四、通过量化+主观相结合综合做出最终的判断。

虽然我们通过量化可以得出非常直观的结果,但有时候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是因为我们主观情感上对于选择的模糊性导致的,总认为数据不准确。

同时量化的数据只能表明客观事实,在选择中父母、配偶(女友)等可能也是影响你改变选择的意外因素。

所以采用量化和主观相结合能更好地帮你做出最终的选择。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