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农村老屋挖到过什么奇怪的东西没有?
1991年,我们村里的小学翻盖新房,挖地基的时候,工人们挖到了一个2米长,1米宽,1米高的大箱子,打开箱子,大家都傻眼了。
村里的小学就在我家前面,在成为学校之前,据老人们说那块地是一个庙,后来解放后就盖上了小学,我爸小的时候就是在那上的小学。
到上世纪90年代,这所小学已经在风雨中飘摇40年了,教室的屋顶是用麦子的秸秆做的,一年需要换一回,有时候碰上雨水多的年岁,坚持不了一年就开始到处哗哗漏水。
教室的地板也不是水泥地,而是土坷垃地,凹凸不平的,遇上下雨,学生们就把从家里拿去的瓶瓶罐罐拿出来接雨水,但教室里还是跟泥水地一样,他们会在教室里和泥玩。
到最后,教室实在漏得没法上课,学校好不容易申请到了资金翻盖学校。
暑假的时间,“哗啦”一声,旧学校被掀倒了,新学校开始动工了。
每一天,工人们顶着烈日不停地赶工期。
挖地基的时候,工人们挖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怎么也撬不动,分散在不同地方干活的工人聚集起来,铆足劲头挖,很快就看到了硬东西大概的轮廓。
这个硬东西是个箱子,质地应该是铜的,但是箱子实在太沉了,当时也只是挖地露出了箱子盖,埋在地下这么多年,箱子早已经与这片土地成为一体,工人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拽不出来。
工人们只好继续挖,一直到把箱子周围的土全部清理干净,箱子才露出了本来面目,据当时在场的人描述,箱子大概2米长,1米宽,1米高,外面有些花纹,年岁太久了,看不清楚是什么。
工人们觉得里面肯定是些值钱的玩意儿,迫不及待地要把箱子打开,把宝贝分了,但校长很快知道了这件事,赶了过去,他觉得这是从学校的地里挖出来的,属于学校,不允许工人们打开。
工人们觉得是他们挖出来的,理应归他们。
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谁都不让谁。
后来村大队的人来了,给调解着一边一半,两边都觉得可行,于是就把箱子砸开了。
箱子一打开,大家都傻了眼。
本以为会是一箱子金银珠宝,或者瓶瓶罐罐那些古董之类的,结果竟然是一大箱子铜钱,表面已经氧化得看不出本来面目,有工人翻出几枚氧化比较轻的,仔细辨认,铜钱上写着“乾隆通宝”四个字,原来都是清朝乾隆年间流通的铜钱。
这些铜钱到底值不值钱,也没人知道。
我有一个远房表姑父,平常专门在村里收一些旧家具、旧字画、旧钱币之类的,这个时候就有工人想起他来了,于是又把他叫了来。
表姑父看了看,这些铜钱基本都是同一种“乾隆通宝”,是乾隆年间很普通的货币,并不值钱,只能以铜的价格回收。
表姑父这人,为人比较实在,平时在村里收购东西,都是略高于市场价,所以他说的话,大家也都信服。
工人和校长听表姑父这么一说,觉得也没啥赚头了,就都同意把铜钱卖给表姑父。
表姑父借来了磅秤,把铜钱称了重,按照市场价给了钱,工人和学校平分了钱,这事就了了。
听知情人说,每个工人也就分了几十块钱。
后来有一次,我去表姑父家找表姐玩,看到他们家地板上满满当当全是铜钱,屋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铜臭味。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携着这些“巨款”穿越到乾隆年间,会不会成为腰缠万贯的巨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