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前法官会不会已经预判?
2022-08-16
6 阅读
判刑三年出狱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的刑事案件根本不需要法官预判,检察官起诉的时候,在签认罪认罚具结书,都会说建议量刑多少,这差不多就是法官判决刑期的结果。
法官开庭的时候就是把起诉书指控的内容提取他没明白的地方问一问,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听律师和公诉人的辩护。
公诉人先提问,当事人回答,再请律师辩护,就是这么一个流程。
然后法官听完这些对话,再问当事人问题,没异议,代表就是这么一回事。
有异议,在提出异议的部分,这些部分会由检察官,律师再回答,法官继续听戏一样。
一直到把部分证据和事实完完全全搞清楚,再回复这个问题是不是这么回事。
而刑期上,这么说吧,只要认罪认罚一签,剩下的就和走流程一样。
虽然辩护的部分看起来很有用,但是在司法解释上大多数情况站不住脚。
如果把刑期案件比喻一张试卷,检察官看完答案打了80分,剩下的20分的错题才是争议,这些争议不影响前面做对的40道题的80分。
至于法官在判决以前是否就有知道了,实话法官看了起诉书就知道应该判多少。
比如: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有期徒刑十年;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情节特别严重,有期徒刑三年到四年;寻衅滋事,情节严重,五年以内;起诉书上面这些全部都有,在判决以前,法官需要搞清楚,指控的证据是否合法,证据是否确凿,这事是不是他干的就可以,怎么干的。
搞清楚了这些,再判决,刑期的结果,建议量刑上有,起诉书上其实也有!根本不需要为判多少刑期去用心,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证据上和罪名认定的事实上。
而,判决的时候,休庭几分钟,判决书都可以当场打印出来。
所有,别去计较法官是否知道预判的刑期,法官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审查:证据,罪名,事实,是否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