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车工慢钳工,不要脸的铆焊工,你是怎么正面理解的?

2022-08-16
2 阅读

老式的三轴机床的时候,加工金属零件都是靠手的感觉和眼睛的眼力进行。

因为机器没有自动化。

所以车工在挑螺丝螺杆的时候,要全神贯注,手脚并用,又要把螺丝螺杆挑成,又不要让车刀撞到车床夹盘上,所以加工螺丝螺杆的时候特别紧张,差半秒就会出事故。

从而手脚紧张,精神紧张。

就有了紧车工的说法。

钳工是打磨工件细致的工种,用人的手制作出比头发丝还要细的误差的零件,就必须慢慢的进行,不敢加快速度的。

稍一不留意就达不到标准了。

这就是装配钳工。

还有一个模具钳工。

模具钳工做出来的东西是别人仿造的模子,更不能差一丝半毫的。

否则整个制作的工件就是废品。

这就是慢工出细活的说法的原因。

以前的电工有一个皮带,皮带上面有一个小盒子装工具。

这个皮带系在腰间工具盒搭了到腿部,就像以前街上乱窜的二流子一样。

所以说电工是吊儿郎当是电工。

不要脸的是焊工,不论是火焊和还是电焊,都被热辐射和紫色线红烤着,特别是仰焊的时候,烧热了的铁渣子会落到脸上,甚至钻到脖子里钻到肚子上,最后这些被烧的地方都会起一个肉疙瘩。

所以脸皮脖子肚皮都越来越不好看了。

但是主要是电焊火焊的时候要戴一个面罩遮住脸。

所以说不要脸的是焊工。

铆工分钣金工和锻造工,手工时代用的都是人的力气,所以通常老百姓说成是打铁的。

长时间的从事一个工匠工作的打铁匠,身体的肌肉就发生了变化,如果是右撇子的左手臂就发达,如果是左撇子的右手臂就发达。

包括腿和身子也是分两半的。

一半特别粗壮有力,一半有些细,虽然有力,没有另一边有力。

比方说右撇子的人,用火钳端铁的时候,左手端着铁,右手是管着方向。

几十斤的铁就在左手的端拿下。

所以左手臂比右手比要粗壮的多,力量也大的多。

脏脏兮兮的是铸造工。

因为铸造工干一天活以后就跟挖煤工一样。

瞎跑乱窜的是起重工和运输工。

但是这都是金加工时候的小工件的加工状态,大工件就是大机床加工的。

大工件大机床加工几个月不用动车床。

几个月才能干完一件活。

所以上下班就是按一下停车键和开车键就是。

金加工是工业的基础的工种。

一个国家的工业程度怎样,全凭这些工种的技能怎样?

一个国家的科技领先,怎样也由这些技能工人的技术能力体现出来。

因为工业化就是机械化机械的,每一个零件达不到标准,永远不会先进发达。

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否在于工业化与否。

一个国家的财富,实际上就是这些工匠的工艺手段怎样?

所以,现在开始注重大国工匠了。

顶级的工匠,就是人群社会国家的真正的财富。

并且这个财富是任何人群和国家都拿不走的。

因此有了国家试验导弹的时候一发射,没发射成功爆炸了。

就是有一个小小的零件没做好。

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焊接口,没焊接牢。

这就是大事故出现于细节上。

越小要求的越精细,稍一差错,前功尽弃。

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向不发达国家显摆一切物品。

并且把图纸给对方。

也帮助讲解怎么生产制作的过程和工艺。

但是不发达国家没有相关的技术工匠。

就做不出来。

而不是缺少科学家科技人员。

因为很细小的零部件,没有人能制造出来,知道出来也达不到标准要求。

达到标准要求,也没有人能精确的装配起来。

说来说去就是工人工匠没有这个技术能力。

而不是缺钱,缺国家的领导力。

所以发达国家可以机器逐年更新换代,不发达国家购买一个先进的机器,用几年坏了,修都修不成,最后成了废铁。

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