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看病你有过怀疑医生的能力吗?你最担心什么?

2022-08-18
3 阅读

我爸得食道癌后有两次就医的经历,让我对医生的能力深深地怀疑。

在这里讲出来,也算是给大家提个醒吧!简单介绍一下我爸的情况:爸爸在2019年查出食道癌,随即做了开胸手术,切除了食道里的肿瘤,四个月后转移到纵隔淋巴结,艰难的放化疗后病灶消除。

然而就在一个月后复查时,强化CT突然显示在项部又出现一个转移瘤,最大直径近6cm。

这犹如一个晴天霹雳,一个月前还没有发现,怎么短短一个月内就长出这么大的肿瘤呢?

之前转移到纵隔的淋巴结才仅1cm就历时四个多月才治好,这次转移瘤体积之大,还有希望吗?

我们几乎是一下子绝望了,医生也说这样的转移就意味着时日不多,让我们有心理准备,而且不能再放疗,化疗爸爸的身体也不一定能承受。

我爸一直是挺坚强的,得知这次的转移瘤努力保持镇定,但是事后我们才知道当时他有多绝望。

而且那时我正怀着身孕,已经六个多月了,得知这个转移瘤我一下子瘫了,我知道我快完了,我甚至告诉老公:如果爸这次挺不过去,我和孩子都完了,我要对不起他了!那个时候我没有一点孕育新生命的幸福,只有无尽的黑暗和绝望。

容不得多想,几经商量后还是选择了化疗。

第一次转移时几个疗程的化疗已经让爸惧怕了,那时他每天只能勉强吃下一点小米粥,在第二个疗程时头发就大把大把得掉光了。

爸也是在那个时候身体急剧地瘦下来。

爸一咬牙,答应了再一次化疗。

于是接下来就等白细胞和血小板升到正常值就开始化疗。

非常神奇的是,我爸每天都在打升白针和升血小板的针,连续打了一个月也没有升到正常值,这也就意味着不能进行化疗。

有一天,负责爸的主任来查房,问我爸是个啥情况,我爸说脖子后面又长瘤了,等着化疗。

这个主任伸手摸了一下我爸的脖子后面,大惊失色地说:哎呀,错了,错了,误诊了,这哪是转移瘤啊,这是个良性的,就是个富贵包!当爸在电话里告诉我误诊了,那一刻我号啕大哭,不能自已。

老天和我们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要命地玩笑啊!可这个玩笑却是医生的一次不负责任的误诊!我们一直信赖的权威的医生,竟然只凭一个书面的报告就判定了是转移瘤,而且一次也没有亲自去查看验证我爸的具体情况。

幸运的是,我爸在等待再次化疗的期间居然一直没有恢复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值,也就此躲过了因为误诊要化疗的再次伤害。

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们全家为期整整一个月的地狱一样的折磨结束了,过山车一样的日子,电视剧里才有的剧情居然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不敢责怪和埋怨医生,因为他确实治好了我爸纵隔的转移,也确实帮了我们很多,而且后续我们还需要在他这里看病。

这个医生也没有向我们表达多少歉意,只说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暂时没有复发了,算是取得了胜利。

匆匆办理了出院手续,我爸像捡回一条命似的,身体也在逐渐恢复。

这是我第一次对医生产生严重的怀疑。

三个月后复查, 我们还忌惮着上次的误诊,就没有再去省医院,而是去了县医院。

没想到,这一次没误诊,反而被坑了。

我爸先是在县医院做了强化CT,报告显示肺部有转移的迹象,于是胸外科主任要求我们做PET全身检查,而县医院没有这个设备,刚好市医院新进一台,而且是主任的同学负责。

我们觉得太好了,有熟人就好办,主任也给提前打了招呼,爸顺利做了PET全身检查,等出了片子,市医院的医生却说要对比上次的全身检查,于是我们又讨好省医院的医生给发来报告,等了几天,市医院才如实告知其实他们看不懂报告。

合着他们是拿我爸当试验了,我们真得有种受骗的感觉,爸担惊受怕身体也白受罪,8000块一次的PET检查也是一分不给报销的。

以上这两次的就医经历,让我对医生有过深深地怀疑。

但是所谓“病急乱投医”,这两次有医生的过失,也有我们自己的责任。

第一次误诊时我们就多次质疑并不是转移瘤,但始终没有一次要求医生去摸摸看看。

第二次我们轻信了县医院的主任,没有实地考察好市里医院的具体情况,就盲目信任了所谓的熟人,同学。

其实大部分医生都是很好的,我们后来又回了省医院治疗、复查。

疫情期间,也在县医院进行。

再有两周,我爸又要去做免疫治疗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