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系坦克为什么不会殉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581 条回答实际上,苏制或者俄制坦克是最会殉爆的坦克。
二战中,各国坦克都一样,一旦被击中很容易殉爆。
当时美制坦克,甚至比苏制坦克更容易起火殉爆!美国二战主力M4谢尔曼,有两个搞笑的外号,美国大兵把它叫做郎森打火机,英国大兵把它叫做汤米烤肉炉。
为什么叫做郎森打火机?
因为当时美国郎森打火机有个著名的广告词: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这是美国坦克兵讽刺M4谢尔曼坦克一旦被击中,就会立即起火,进而殉爆弹药。
那么,为什么英国人叫做汤米烤肉炉?
美国人把英国佬叫做“汤米”,汤米烤肉炉也就是英国大兵专用烤肉炉的意思。
英国坦克兵也讽刺M4谢尔曼很容易着火殉爆,把士兵变成烤肉。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开始慢慢的改变坦克设计,开始注重保护坦克兵。
原因很复杂,一是苏联装甲部队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美军坦克必须一对多,需要尽量提高防御力;二是美军意识到坦克兵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熟练的坦克手需要大量的训练和实战。
坦克被击毁了,在流水线上花费几天可以制造出来,但培养优秀坦克兵是需要一两年甚至更多时间,需要好好保护;三是坦克只要不烧毁、殉爆,就有很大概率修复继续使用。
这对于数量本来就占劣势的美军坦克,相当的重要。
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军新一代M1主战坦克就非常重视保护坦克兵,使用了很多方法包括整体设计防止殉爆。
但是,苏军就没有这方面的太多考虑。
苏联的装甲战略就是数量换质量,强调以性能较差的坦克集团冲垮北约的防御。
在苏军看来,坦克兵同坦克一样是战争消耗品,没有必要过分保护。
坦克的设计核心是歼灭敌人,一定的损失是必须承担的。
所以,苏联历代坦克设计中,没有太多考虑保护坦克兵。
我们看看苏军最有名的T72主战坦克,在格鲁吉亚、叙利亚、伊拉克、车臣等战场,经常看到T72被击中后殉爆,坦克被炸的四分五裂。
尤其是坦克的炮塔,经常被炸飞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被戏称为T72的脱帽礼。
显然,在这种殉爆中,T72坦克兵根本不可能存活,甚至死无全尸。
如果说,这是被敌人什么现代化反坦克武器击中,还好说。
然而车臣战争中,T72往往是被车臣人用轻型火箭筒,从顶部或者侧面击中。
照常理来说,即便被破甲火箭弹击中,大不了坦克受损,并不应该出现殉爆。
然而往往一发下去,整个坦克都炸飞了。
T72减少了一个坦克乘员,采用了车体弹舱式自动装弹机,弹药架就在车体下方。
坦克手就是坐在这些炮弹上面,并没有隔舱。
虽然这样的设计在自动装填方面效率很高,却非常危险。
本来火箭弹的聚能破甲射流,射穿坦克装甲后就没什么威力了,最多是将坦克击伤。
但射流一旦击中这些弹药,就会引爆弹药导致爆炸。
而这些炮弹还直接聚拢在一起,一炸就全部炸掉,威力非常惊人,直接将坦克车底炸毁,杀死所有成员。
T72炮塔重达12吨 ,如果被炸飞到空中几十米高度,坦克兵恐怕连火化都省了,可以直接入盒。
对于T72的这个问题,后来俄罗斯也意识到了,在阿玛塔坦克中做了重新设计:3名驾乘人员均被布置在一个独立的装甲密封舱内,这个密封舱与弹药舱及燃油舱之间也是分隔独立的。
而且后续的改进型T90F,也改造为把备用弹药放在了坦克尾仓,并且设置斜压板,能够有效减少殉爆的发生。
这从侧面证明,俄罗斯认为之前苏联那种轻视坦克兵生命,将坦克和坦克兵作为消耗品的思维是错误的。